返回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关灯
护眼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第7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晋晴波不敢打包票,只说试试:“最近黄嘉年和他在大理寺的亲信有些异常,你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

“没有,怎么个异常法?”许清元问。

“年底清案卷,连我都忙的三天没回家,可是他们却迟来早走,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晋晴波说话的时候还拿着大理寺带回来的卷宗,可见是真的忙碌。

“我知道了,我会去翰林院探听消息的。”许清元答。

分别后,许清元果然在每天教完张闻庭之后回到翰林院上值,并积极地帮安郸勘校书籍。没过几天她就觉察出一些不对劲。

“公务这么多,其他就算了,江新知怎么也不帮帮你?”阖上书籍,许清元不动声色地问。

安郸吹熄蜡烛,拿起衣服同她走出翰林院:“他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他这个年纪,或许是家里给他说亲了,不好意思说吧。”

“是吗?那到时候可得等着喝他一杯喜酒。”她说笑一句,仿佛信以为真的样子。接下来一段时间许清元继续在翰林院听消息,果不其然,渐渐的院中也有流言说是江新知得黄老尚书看重,谋到一个好差事,要外放做官去,也有说好几次看见他跟董学士一起走,怀疑他近会高升。

但是许清元却觉得这些猜测都不是最终答案,毕竟从晋晴波那里得到的消息,此事还牵扯到黄嘉年和他手下那一帮子,不会这么简单的。

好的不灵坏的灵。年底前邓如玉借自己生辰为由将宁晗、许清元等十几位高位官请到家中,表面上是祝贺宴会,实际上却向她们透露了一个重大消息。

“邱祭酒带着得意门生和黄老尚书的点灯熬油地想要推行什么新令,一直瞒得死严,直到前两天我才听到一点风声。”邓如玉面色严肃沉重,显然事颇大,“黄老尚书想要增设同县一职位,专由科生担任,不必进士,举即可,同时对学生和官加收丁税,此外,还主张所有百姓的丁银随田赋上。”

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摸不准况。还是许清元和宁晗反应的快,她们同时出声想要问询,撞上之后,许清元示意请她先说。

“同县,听名字是县令的副职吧?既然是他提出来的,恐怕这专由担任的同县到最后会变成官只能担任该职,况且又要加收丁税,文士们为了尽快赚取之前进学费用和养家糊,大部分都会妥协般地被塞进同县一职中,但细究起来,一县之中早就已经有其他副职,同县的权力实际上又被下面的县尉、县丞架空,我觉得不是好事。”宁晗眼光犀利,一下子直指对方主张的重点,她看向许清元,问,“许翰林的意思呢?”

“宁大所言甚是,”许清元赞同她的意见,同时自己还有其他的疑惑,“丁银随田赋上朝廷,这无异于在各个地方官员身上割啊,他这不是自毁根基吗?”

邓大:“你所言不错,但是目前他主张的是不是还有别的令法尚且未可知,目前光我听到的除了可这些可能还有一条,他们想提京城、地方官员的养廉银,其他的暂时不知。”

那也不对,丁银是税,之前一直是与均徭等四样差银由地方征用,说是会把这些钱再用于百姓身上,但其中猫腻可不少。丁银也是官员很大的一笔私,如果将其改为随田赋上缴中央,那官员的油水损失哪里是一点点养廉银能补偿的回来的,谁会支持这种法令?许清元觉得黄老尚书必有后手。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鸿胪寺的一位官听完几的问话, 有些烦躁地开:“那我们难道就这么坐以待毙吗?”

“哎,也不能这么说, 咱们是以逸待劳, 现在况不明,贸贸然动作可能会适得其反。”吏部的于大说道。

面对对方突然纠结起来的力量,许清元发现官们根本就没有应对的经验, 或许从很久以前就是如此,她们大多数时候只能被动接受,勉强应对, 很难反击。

许清元站起来,慢慢走到门, 倚着门框低沉思。

丁银之所以油水大,全部仰赖数量可观而已, 其实对于底层百姓十分不公平。大地主阶级田地数倾, 但丁差可能与没有几亩薄田的贫寒之家相差无几,况且乡绅还有各种免税、免役政策, 认真说起来, 丁银是在吸最底层民的血。

当然, 丁银的剥削也与地方官员横征敛贪得无厌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将其权力收归中央,把税往下压一压,国库能充足不少,百姓也能轻松一些。黄老尚书能动到丁银上, 必然有更大的补偿方案安抚百官,这样他们才会支持他的决策。

要说除开这一样哪里油水足, 自然也有好几样, 但都不是能轻易拿动的。再论其他, 除了能够行使权力的官场,那商就是数的着的富户。尤其是施行《商法》之后的商界,冒出不止一两家大型企业,他们的盈利不是一般可以想象得到的。

比如京城中有一位工匠就发明了四自行车,还有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