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女场长

关灯
护眼
七零女场长 第67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杨利民也惊讶:“不知道啊,她怎么没说?”

“肯定说了,我们一起回去的,你肯定是忘了。”

杨利民笑了笑,应该是自己忘了。

杨盼确实是说过了,但杨利民沉浸在杨君苏当科长的巨大喜悦中,都没听清二儿的话。

得知杨盼也转正了,杨利民是双重喜悦,路上也忍不住跟大哥三弟分享一下。

也不觉得怪,毕竟家杨君苏是科长了嘛,转个正有什么稀的。

同时,他们也下定决心,要好好地投资杨君苏这个侄,毕竟他们老杨家也就这一个有出息的,没有选择。

杨为民和杨民悄悄对视一眼,很快又移过视线。

到了下周,杨为民和杨民准时报到,杨大宝又来了,这次活比上次积极许多。

时间到了五月底,杨君苏的房子还没装修好,麦收大会战要开始了。

四分场今年种的是豆子和油菜,豆子的生长周期是九十多天,可以在麦收之后再收割。所以,他们四分场要抽调一大部分劳动力回去支援麦收。

为了方便,除了几个留守的科员,宋要武要带着杨君苏等一帮科长科员到部回到三分场办公。

第七十四章 重回旧地

杨君苏走之前是个科员, 再回到三分场时已经是科长了。其他虽然惊讶,甚至心里还有些酸溜溜的,但也很快接受了。毕竟家杨君苏是真有能力, 把新场安排得井井有条, 又是上报纸又是去县里的, 还跟对了领导,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最接受不了的是林玲玲白玉凤吴剑他们,杨君苏上班才不到一年就当上科长, 这蹿升速度跟火箭似的。

林玲玲甚至问过公公孙兴国,她是不是也可以当科长, 孙兴国就觉得很可笑, 怎么这个儿媳这么天真?

吴剑和史大同最近心也不好,他们去支援新场建设, 然后被退回来了, 虽然他们也不一定多愿意去荒凉的新场,但自己愿不愿意去是一回事, 被退回来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没有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问题, 而是把原因归结于杨君苏,肯定是她偷偷告小状了。

这几个这些子吃不香睡不好,现在一看到杨君苏风风光光地回来了, 心就更不好。

杨君苏一点也没把他们放在心上,高度差距太大, 打脸还得弯腰, 懒得费劲。她热地跟华梅他们打招呼叙旧。

宋要武调走后, 总场派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钱姓男同志当生产科的科长, 钱科长带来了一个助手小李, 小李二十多岁, 戴一副黑框眼镜。

宋要武在跟钱科长接一些工作,小李也抓紧时间向杨君苏请教。

小李跟杨君苏握手,语气恭敬:“杨姐,请多多指教。”

杨君苏客气道:“指教谈不上,大家一起学习。”

小李认真道:“不,杨姐,我可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你的发言稿和总结报告写得非常好,又经常上报纸,文采好,觉悟高。我一直想跟你学习,就是没机会。”

一旁的林玲玲听着心里极不是滋味,她才是这个办公室的笔杆子,宋要武以前的发言稿总结报告都是她写的,前科长的稿子也是她写的,为什么就没提起她?杨君苏才来多久,就把她的功劳苦劳全部遮盖了?这个小李就是个狗腿子势利眼。

林玲玲在这儿愤愤不平,可是小李连看都没看她。林玲玲公公是总场办公室的又怎样,一个快退休的老,他们还是总场下来的呢。

华梅倒是注意到了林玲玲那微妙的表,她除了同还有一丝丝幸灾乐祸。

杨君苏见小李很上道,于是便把自己往的样稿找出来给他,还传授了几个小妙招:“咱们这儿是农场,各位领导风格朴实无华,比较接地气,很多工受教育水平一般般,所以写发言稿和总结报告,要尽量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风格,把意思表达清楚,再尽量生动形象一些就更好了。像领袖语录呀,马克思思想啦,要活学活用。”

小李赶紧拿笔记本记录下来,一边记录一边说道:“杨姐,接地气这个词太好了,又新鲜又形象。”

杨君苏一愣,不小心用上了新词,不过还算符合时代风格,她笑了笑,又补充一句:“天天跟土地打道,可不就是接地气吗?”

小李也跟着笑。

他们两个一说,一个记,配合得十分默契。

钱科长跟宋要武已经接完工作,见他们两个还在谈工作,就笑着对宋要武说道:“宋场长,你这助手选得好,大家都说你慧眼识珠,会选,还会培养才。”

宋要武道:“我倒没怎么培养,小杨本身就思想红,觉悟高,无师自通。”

“哈哈,真羡慕你呀。”

“小李同志也不错嘛。”

“也还行吧。”

请教完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