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小娇媳

关灯
护眼
七十年代小娇媳 第18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竟挣的越多她就分得越多。

去年在广城奠基的第一家外商企业正好就是做农业养殖的,因为赶上了国内飞速发展,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要是表哥能做起来,趁着那个大集团还没把事业版图扩展到西南的时候她们就先占据了,以后这个大蛋糕也不是不可以分一分。

而且自己的国家沈婉枝是了解的,农业养殖在未来至少她所在的后世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表哥这个想法她非常支持,当然基本的大方向依旧由沈婉枝来牵定向。

祝华皓虽然是厂长,不过在表妹跟前像个认真学习的学生,认认真真听着表妹的话。

沈婉枝说完又叮嘱祝华皓说,“表哥,你每天再忙也要抽空听新闻。”现在的新闻更直白敢播一些,而且这个时代了解新政策最快的就是广播新闻了。

祝华皓忙说,“小表妹,我知道。”他之所以要想建饲料厂也就是听了全国土地大包的新闻才有这个想法的。

说完筹建饲料厂的事,又说回到现有的食品调料的加工上,今年在北京有个全国厨师大赛,获奖的是川城的厨师,川菜又再一次作为热门菜品登上了报纸的版。

这个时候还没有电视广告,但是已经有报纸广告和广播广告了,不过就是那种小块地方一句话的介绍。

这样子的效果反馈并没有那么好,不过沈婉枝倒是想到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在她们门市部打造了一块通俗易懂的广告牌。

然后又找到了获奖的川城厨师,请他同意她们借用他的招牌,说这些酱料都是他做菜少不了的。

而且今年厨师大赛获奖的一道菜正好就有二十四碟川城酱菜榨菜泡菜等摆盘的。

这些东西都是她们门市部有的,所以一旦推广出去销量绝对大到惊

不过现在厂子的规模还不能够铺天盖地的铺陈开来,不然除了北京几个大城市都开始开始铺设经销店了。

祝华皓听完表妹的话,直呼表妹厉害,不过有个关键的事是门市部销售起来了,还有那种大订单了她从哪里找?光靠表妹一个这得把累死啊。

沈婉枝是家里最小的妹妹,是两边都十分疼的小妹,祝华皓虽然只是表哥,却也舍不得妹妹太累的,还打算从村里请来□□忙,只是现在大家才分了土地都不愿意不管土地去那么远的地方。

现在还没外出务工的说法,自然没想离开家乡出去打拼。

沈婉枝听到表哥的担心说,“五表哥你放心吧,你就别担心了,我从学校找了同学,咱们付工钱就行了。”

祝华皓一听差点忘记表妹有很多同学,在电话那不停的点说,“行,那我把工钱汇给你。”

“暂时不用,我们一个月记一次账吧,我这里先垫付了。”大企业规章制度多,小企业还是自家的现在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厂里开销也大,现金流必须要充足,沈婉枝就打算等月底开始回款才和表哥对账。

反正表哥也不会亏她,她也是放心的。

祝华皓还真不会坑自家妹妹,听小表妹说她先垫付了,决定月底对账也按照银行利息算给妹妹,要是没有小表妹他们也不会有现在这么一个厂子,亏谁都不能亏了自家妹子。

这事确定好之后沈婉枝就开始在学校里招兵买马了,除了需要接从川城来的货,门市部还需要有,在门市部的她想要的是能说会道的。

当然更重要的就是销售这一个,不对个销售,而是餐馆销售,北京城除了国营饭店,现在各色饭馆也如同雨后春笋似的不停的冒出来。

沈婉枝招聘这这事儿在寝室就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支持,舍友们非常捧场,不仅自己抽空来做,随着前线业务不断扩大又利用自己在社团的脉不停的为她招兵买马。

这个时候大学都是不要钱的,但是这一届很特殊,有的有妻子孩子要养,所以对钱的需要更为迫切。

这样一来销售的员非常好找了,毕竟沈婉枝给的工资是按照提成算,而且无上限。

为了快速打开市场她在工资上就没有设置任何障碍。

也就不到一个月她们的门市部就迎来了销售小高峰。

现在祝华皓要建饲料厂,食品调料厂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又把家里的兄弟召了两个过来。

沈婉枝对表哥表姐们的感都是一样的,不过该签的合同是一个没少,因为这些都是要做大做强的,未来需要更为标准的制度,那就从根源就不能出错。

都是自家,大家也是没有意见,到夏天的时候饲料厂就正式建成了,食品厂也面临扩大规模。

小哥沈钰景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在鹏城不到一年已经有个初具规模的小服装厂了,不过前期为了缓解压力做的是小型加工,然后前几天刚签了一个还算大型外国服装厂的贴牌加工。

正好要回来看看市场,就先来了北京。

大概是大家都忙忙碌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