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旻山的御麟车, 华盖宝顶, 璎珞招摇, 沿影下澈的清溪,一路不紧不慢地行驶。
这还是小皇帝第一次参与大狩,车中,太后向陛下介绍大业关于大狩的旧俗,其中就提到一点:“狩猎也是历代先王擢拔大将军的好时机, 几代先皇就是从大狩里挑中了武举剩下的才。陛下要学会慧眼识
, 看到参与狩猎的
群里, 有谁是堪当大任的。”
又说到一个逸闻典故:“陛下, ‘走马任骠骑’一直是我朝流传的美谈, 几代大将军都是先祖宗们在马背上任命的。”
陛下对这些显然很感兴趣, 好地眨着葡萄大眼:“是嘛, 父皇呢?有没有指定哪个大将军?”
姜月见点了:“自然,也有。”
楚翊兴奋地问:“是谁啊?”
姜月见思绪顿了一下,似乎不愿意说,但被陛下问得紧,加上也无法隐瞒,她垂眸,柔声道:“是冼明州。”
一提到这个名字,楚翊的脸色就如同茄子似的,涨得紫红紫红的,细看来,眼眶里满满盛着怒意。
姜月见知道他为什么生气。
在朝野内外绝大多数的认知里,是冼明州贪功冒进,挺进大漠,抽调走了大半兵力,却中了胡羌声东击西、诱敌
的
计,害得三万胡羌骑兵出鬼没地包围武威,酿成了惊天惨案。
楚珩战死,王师回朝,立刻就要着手清算,那些互相推诿,争论着谁是这场战役之中最大的战犯,换言之,帝王驾崩,是谁之过,谁犯的错误最大,谁就应当受到最大的惩罚。
当时百官议了一个月,最后,判定是冼明州好大喜功,论罪当诛。
不怪楚翊,就算他不相信,他身边的大臣也均是这样对他灌输这个认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