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都要笑出来了,指着芊璎连夸,“好诗好诗!” 连众丫鬟也露出笑意来。
“六姐姐在玩什么呢?逗得大家这般开心。”
忽然,一个娇脆甜润的嗓音闯了众
耳中。众
下意识转
去看,方才还闹哄哄的园子里竟一个两个地静了下来,直到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去都能听见。
池边一株牡丹树,白的花朵开得正热闹。树边立着一位妙龄姑娘,有倾城之姿,绝代之色,顾盼流采,光润玉颜,娇如桃李绽春晖,艳若朝霞映澄塘。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颜芊璎见此,心里暗自得意:原先还以为是我太没见识,才觉得七妹妹生得过于好了。没想到大家第一眼见她时都这模样。
她走过去,牵了陆宁的手,道:“就是一首打油诗,看把他们乐的。”
两个一块儿走到八仙桌案前,颜芊璎声音响亮地介绍道:“这是我七妹妹,叫颜芊珑,也是皇上亲封的安宁郡主,今年十六,与我同年,冰月生的,月份比我小些。”
众这才纷纷回过来,目光多少透着歆羡。
之前听颜芊璎说还不觉得,这会儿活生生出现在眼前,带来的震撼力实在超乎了预料。
在坐的中,有些是身份极显贵的,比如内阁首辅沈大
的嫡孙
沈令辞,还有正二品工部尚书孟大
的一对双胞胎
儿。她们之前是上京城中公认的太子正妃热门
选,结果被这位安宁郡主截了胡,先前多少有些不服。现下,却是心思各异了。
孟家的一双儿相邻而坐,一个
面桃腮、娇丽明媚,身着锦绣海棠红的襦裙,名为孟荼锦,也是席间话最多的姑娘之一;另一个清雅无尘,气若幽兰,身着雨过天青色襦裙并上月白色绣兰花的褙子,名为孟浮筠。两个
原本都是容貌绝丽之
,今
第一回 被艳压了。
那孟荼锦低声对妹妹道:“看到没?这才是太子殿下的正妃。看你以后还敢不敢痴心妄想。”语中尽是嘲讽。
孟浮筠却只沉默不语,似没听到她的话。
陆宁感受到大家的目光,心只想苦笑。那位太子带给她的光环,实在是叫
消受不起。
好在姑娘们说说笑笑,话题转到别处去了。又说到了前不久刚结束的殿试上。
一个道:“你们前几
可见着那状元郎游街了?那模样,当真是丰俊朗,啧啧。”
“温聆公子啊,大家都在说呢,说他如其名,温雅如玉,清透如月。正所谓,陌上
如玉,公子世无双。”有
附和道。
颜芊璎笑骂:“你平时里写诗也不比我好多少,怎么今出
成章了?”
那姑娘脸微微红了一下,辩道:“这都是别说的,我只是转述嘛。”
“听说他府里也是青州的书香门第,父亲虽然官品不高,却家风清明,难怪养得出这样优秀的状元郎来。”有补充道。
“他可是桃蹊书院出来的。桃蹊书院你们都知道吧?那可是天下第一书院!满朝清贵中有多少出自桃蹊书院的?掰着手指都数不清楚。”又有
道,“如今内阁的沈衡安大
,就是桃蹊书院的。”
众了悟,又说起这书院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传说来。什么长乐山真乃仙山啦,山长真乃
啦。
陆宁听后有点想笑。事实上,也就是个念书上课的地方,哪里有这么玄乎。只是书院禁制素来严格,能进去的
少之又少,才使得传说这么离谱吧。
孟荼锦笑道:“你们说了半状元郎了,还有榜眼和探花呢?也说来听听。”
“榜眼是南华书院的姚轸,探花也是桃蹊书院的,叫王鄞。”
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陆宁自然早就知道了结果。虽然也为温兄和王鄞高兴,但还是有失望的——没有秦冕,也没有……李晞。
所以冕哥哥是真的不愿意做官;李晞也真的再也不见了——仿佛世上从未出现过这个。
颜芊璎瞅着时辰差不多了,站起身笑眯眯道:“今咱们的重
戏来了。”她拍了拍手,便有一列丫鬟鱼贯而
,每
端了一只红木托盘,托盘上摆了一只印有红梅的白瓷茶盅。
丫鬟们将茶盅放到众姑娘面前,掀开茶盖。茶盅底部有细小的梅花,将开水一烫,那梅花便舒展开来,仿佛在水中悠然绽放,鼻尖隐隐浮动着沁脾暗香。
这就是汤绽梅。也正是绽梅宴这名儿的来缘。
颜芊璎道:“去年你们几个跟我一起摘的梅花,可还记得?我当时就命给梅花阉了蜂蜜,放到坛子藏了半年,如今算是还给你们了。你们尝尝味道好不好?”
东西算不得多罕见复杂,但胜在是亲手所制。孟荼锦开心道:“阿璎,这茶实在不错,回我带点儿回去给我爹喝,这是我采的梅花,他老
家喝了肯定开心。”
孟大□□茶,这是众所周知的。
颜芊璎笑着应了,又看了眼坐在孟荼锦身边的姑娘,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