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现实时间已经来到了0月份,她种植的中稻已经成熟了近一个月。但水稻刚成熟的时候,木屋的建造到了最紧要的时候,乔苏祺不想半途而废,只好花了一点生存值,让系统调节了农田的属,暂停了水稻的生长,将其定格在了刚成熟时候的样子。
一踏进农场,最先映眼帘的便是整整一亩地的稻
,稻穗泛着赤金的颜色,在阳光的照
下熠熠生辉,化作一抹流光映
在乔苏祺的眼底。
她含着笑上手摸了摸水稻的稻籽,又黄又硬,已经熟透了。
乔苏祺把一直放在仓库里吃灰的水稻收割机取了出来,没有着急上手,而是先对照着说明书和视频教程,学习收割机的使用方法,确认技术无误后才开进了农田中。
一亩地的水稻,要是工拿镰刀收割的话,即便是技术娴熟的老农民,也得花费三四天。可如今有了机械的辅助,即便乔苏祺因不太熟练,慢悠悠地行驶在田地上,也只花了30分钟,就把所有的稻子收割完毕。
收割稻子时,机器还顺便将秸秆碎,变成了最新鲜的肥料,埋进了泥土之中,以便来年的耕种。
乔苏祺在农田边的土地上铺了一层塑料薄膜,把收割好的稻子洒在薄膜上,进行自然晾晒。她仰看了看天,估摸着以现在的天气和温度,晾晒两三天左右,既可以避免稻子发芽,也可以降低稻谷的水分,利于储存。
把稻子的命运安排好后,乔苏祺驾驶着除机在农田里转悠了两圈,把所有杂
的根茎折断,收拾出
净的农田出来。
农场里已经开辟出来的农田一共两亩,乔苏祺考虑了一下,决定一亩种植玉米,一亩种植油菜。
等到她把农场里的事物都收拾妥当之后,现实中的木屋也软装完毕,乔苏祺开始设计家具的陈设装修图。这个比建设木屋的设计图要简单很多,她早在上次逛木屋时,就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想法,现在也不过是按照脑中的印象,把家具一一画出来而已。
两天后,乔苏祺看着手里的图纸,忽然笑出了声。
只见图纸上的线条愈加成熟,画风也逐渐趋向简洁利落,她都怀疑,再这样下去,自己有资质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
乔苏祺之前在囤货时,拿捏着备用的心理,不少家具都成装买了好几套。她照着图纸的设计和安排,把家具从仓库里一一取出来,安装到木屋该有的位置。
这个过程花了她半个月的时间。
0月底,泛着寒意的北风慢悠悠地迈出了试探的脚步,乔苏祺坐在木屋里,身下是一张又厚又软的羊绒毯子,身前三米的地方是她特意凹进去的空间,里面用耐火石和耐火砖打造出一个壁炉。
壁炉的炉门是铸铁材料,外面还安装了一层超耐高温玻璃。此刻里面燃烧的是在安南山就地取材的树木,橙黄色的火焰隔着透明玻璃舞动摇曳,噼里啪啦地脆响中阵阵独特的木松香弥漫在空气之中,不自觉地舒缓了心中的紧绷感,让一下子安逸下来。
豆包懒洋洋地趴在她旁边,侧对着壁炉的方向,每隔一会儿,乔苏祺还担心它受热不均,抱着帮它翻个身,烤一烤另一边的身子。
乔苏祺盯着跳动的火化看了许久,直到眼睛泛酸后才眨了眨眼,缓解眼睛的酸涩。她拿出手机,按着电源键开机。
自从月份地震天灾降临,全球一直处于磁场扰、信号异常的状态,地震天灾结束后,乔苏祺又一
扎进了建造木屋的工程,压根没空关注信号是否恢复,直到现在,才第一次打开了手机。
手机刚一开机,无数条消息争先恐后地弹了出来。
叮叮咚咚响了五分钟,手机终于安静下来,乔苏祺看了看挂着99+的红色|图标的微信,一时间有些疼,突然有些不想面对来自各路朋友的信息。
她犹豫了半秒,选择无视了这些消息,先打开了微博,一条热搜突地蹦了出来:“
前,平安基地正式向长安基地宣战!”
第5章
时间的齿转悠到0月底时,冬天的气息已经很重了。
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北风一路咆哮着到达了经国境内,凌冽如把把尖刺钢刀,刺得安南山的树木不受控制地左摇右晃起来,枯的枝丫扑腾挣扎,时不时地撞击到一起。
然而任外界冷风如何呼啸,仍旧无法动摇山腹处的一个木屋。木屋搭建的位置选择得很好,向阳背风,避免了直接经受北风的摧残,不论北风如何凛冽,依旧影响不到木屋内部的正常生活。若是在春夏,暖阳还能悄悄钻进来,将整个木屋都笼罩在温暖的关照下。
乔苏祺坐在一楼客厅的壁炉前,木材燃烧时散发出的热度透过玻璃烘烤着这一片区域。壁炉将小半个客厅都纳保护范围,
顶橘黄色的暖光和火焰的橙色光芒相互应和,更显得整个屋子一片暖融融。
她背靠着一个巨大的灰熊抱枕,身体正好嵌灰熊的怀抱,右手持着手机,时而滑动手机页面,慢条斯理地浏览着近半年来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