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什么差错?
马氏忙拦了他,嗔道:“侯爷何苦去违逆娘的意思?娘做事从来是最眼明心亮的,她这么做,定然有她的道理。或许她是觉得,晏家丫在公主嫁过来之前一直住在这儿,有瓜田李下的嫌疑呢?也许是为了她好。”
她缓了缓,又道:“江姨娘那儿您也不用担心,杜夫来了一趟,妾身瞧着江姨娘
好着呢。再说了,江姨娘从来知道轻重,现下她怀着侯爷的子嗣,自然会以肚子里的孩子为重,也不会去做戚戚楚楚的矫揉之事,您大可放心。”
闻言,阳安侯看了自家夫几眼,到底没再说了。
他从来不是家里最聪明的孩子,上有文武双全的长兄,下
有多智近妖的幼弟,高堂又都是睿智持重的,大小事都很难
得到他
心,他一辈子也就习惯了这样的状态,行事只要不太惊世骇俗,便随着自己的心意来。
这回是太夫发的话,又有妻子在旁规劝,他也就放下了心
的顾虑。
只是不知怎的,马氏今的话,在他听来,倒有些怪怪的,偏生他又说不出怪在哪里。
一旁的贴身嬷嬷倒是瞧了自家夫一眼。
看来,太夫特意让杜夫
上门一趟,纵然是要将晏表姑娘赶走,也到底在侯夫
心
留下了一根刺。
那位杜夫,竟然并不像她们以为的,十分嫌恶厌弃给
做妾的妹妹。
想必此刻侯夫心里,定在暗暗怀疑着,也许这些年江姨娘一直在悄悄和这个姐姐往来,甚至借着侯爷的势帮扶了杜家,却瞒住了她的眼睛吧?
那话里,也是存了一桩巧宗。
江姨娘从来都是懂事识大体,此时若是因太夫将外甥
赶走动了胎气,孩子有什么差池的话,那就是江姨娘不懂事不看重侯爷子嗣的缘故了,怪不了太夫
和侯夫
。
只可惜,江姨娘似乎还真沉浸在杜夫上门的事里,并未瞧出对晏姑娘的离去有多伤心似的。
……
秋姨娘默默地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对着上的观世音菩萨喃喃自语着什么。
良久,待那炷香燃尽,那张略显憨厚的面容上的一双眼睛才徐徐睁开,隐隐透着一丝光。
真没想到,太夫竟然将前阵子那般喜欢的晏姑娘赶出了顾家……
想起圣旨下的那,她一时鬼迷心窍赶去怡然居,却被和
儿
好的晏安宁狠狠奚落威慑了一通,她就满身地不自在。
那样牙尖嘴利的丫,动不动就将死啊活啊的挂在嘴边上,到底还是犯了太夫
的忌讳么?难不成,她表面瞧着丝毫不在乎五少爷被赐婚的事
,其实还是在和他暗通曲款,被太夫
知晓了?
秋姨娘不乏恶意地想着。
珠帘一阵晃动,却是顾明惠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拉着秋姨娘的手道:“姨娘,您听说了吗?”
“做什么这般着急?”秋姨娘心舒畅,拿了帕子给
儿擦额角的细汗,笑眯眯地道:“你马上就是要嫁去忠勤伯府做
的
了,怎么能这样冒失?”
离顾明惠出嫁也只剩七八的功夫了,这些时
,顾明惠也不怎么出门了,只安心在家绣嫁妆。
放在平里,若顾明惠听到旁
这样打趣她的婚事,定是要羞得满脸通红的。只是此时此刻,她却没心思在意这些,只急切道:“祖母也不知是怎么了,好端端地突然要把安宁赶去什么杜家去……您从前最得祖母信赖,不若替安宁去祖母面前说说
?此事说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
秋姨娘的面色就沉了下来,缓缓道:“没想到,连我生的儿也这般计较我的出身。”
顾明惠微微一怔。
她姨娘从前在太夫身边做婢
,像顾明珍这样跳脱的
子,有时便会拿这桩旧事来奚落她,但她没想到,姨娘居然也这般在意这件事。况且,她说这话也没有姨娘想的那个意思,她只是觉得,或许她们能帮上安宁。
这些年来,她凭着和安宁好,也从她手里得到了不少昂贵的礼物,却一时之间难以等量回报。有些东西,连她出嫁当嫁妆都是顶体面的。
“姨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秋姨娘却摆出一副不愿意再听她多说的模样,轻哼了一声:“家的亲姨父是礼部的四品官员,你的姨父是家里的管事,倒
得到你替她
心前程?你若是贸贸然惹恼了太夫
,太夫
将你的亲事许给你旁的姐妹,看你去哪儿哭!”
“怎么会?”顾明惠难以置信秋氏的话,“祖母又不是那等不讲理的,且傅家那里……”
秋氏冷冷地打断了她:“你只是太夫的一个孙
罢了,傅家要娶你,未尝不是看中了你是相爷的侄
,可你是,大房那些丫
也是,纵然她们亲爹死了,可照样能得太夫
和相爷庇佑。你想与她们比,比得过她们的可怜吗?连夫
都不敢在太夫
面前顶她那软绵绵的寡嫂的话,你觉得太夫
会更偏心你吗?”
顾明惠张了张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