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无缝的证据怕是也要动摇了。
“是有将事
做实, 套在了明家
上。”
方鹤鸣能从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举子,二十年不到便位至礼部侍郎,明家作为伯乐的影响提携举足轻重。
父亲对自己一力提携朝的得意门生,自然相用不疑,方鹤鸣这等心腹若是生了异心被刺明家,有铁证如山也不怪了。
“妹妹觉得,太后待皇上如何?” 宁妃话锋一转,忽然问道。
“仁尽义至,亲生母子不过如此。” 明丹姝平心而论,祁钰能从外祖谋反的失势太子,打败占尽优势的丰王,力挽狂澜走到今,太后的教诲扶持居功甚伟。
幼子早丧,太后当年只有扶持祁钰登基一条路可走,这本是一桩合从连衡的买卖。但她却做得极好,于理于都无可指摘,祁钰俨然将其视若亲母尽孝。
宁妃颔首,太后扶其于微时,功成身退不贪权柄,待皇上之心满朝文武皆是见证,谁也难说出半分不是。
“那妹妹觉得,与丰王相比,东宫当年胜算几何?”
“不足五成。” 明丹姝虽未亲历当年夺嫡风波,可从父亲的只言片语和近年来外祖所叙得知,先皇在郑国公府覆灭后都要看门阀士族的脸色,何况东宫。
郑穷在西北高枕无忧,与江南四大家族关系和睦。虽将儿嫁进了东宫,却并不为太子出力,似乎只是为
后拴了根保险绳。
河阳刘氏退朝,太子在朝可以倚靠的只有明家和骠骑将军府的京畿兵马。明家门生故吏甚多,但却多数官位不显,有影响力却不足成事。
反观丰王,在江南有佟伯庸麾下二十万兵良将虎视眈眈,朝中要职多数出自徐、季、佟、吴四家门客,唯徐鸿马首是瞻,后宫有丽贵妃风
无两,可算是占尽了天时
和。
“若非徐鸿反水,先皇在丰王出京时突然驾崩,东宫占着大义名分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皇上并不是丰王的对手。”
宁妃看着茶盏里浮浮沉沉的残渣,若有所思:“徐大当年在朝中表面上两不相帮,可明眼
都知道江南门阀是向着丰王的,但为何他突然表明态度站队东宫?”
“徐鸿与太后做了易。” 宁妃句句皆是暗示,只是…明丹姝不解,太后能拿出怎样的筹码,让徐鸿弃丰王和同气连枝的季氏,选择东宫?
丰王其险强势,相较之下,当时的皇上表面温吞仁懦。两相比较,祁钰对门阀士族来说或许是个更容易拿捏掌控的对象,但若仅是如此,并不足以让徐鸿临阵倒戈。
“大齐的春色,只妹妹一便揽尽七分。” 宁妃抬眼端详着对面的灯下美
,不施
黛,却一颦一笑皆是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