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街。他便时常买些她喜欢的吃食,翻墙过去去逗她开心。
酒醅做成的见风消,是她最喜欢的一样点心。
刘桑苓与明丹姝并不相像,丹姝艳丽,而她却似芙蓉清霜,盈盈独立。
起身走到桌边坐下,冷静、疏离,对他视若无睹。视线停在盘中的见风消上,却错开筷子,心如止水。
自从五年前被徐鸿移花接木从死牢中换出来,她便困在这密室,不知春秋。一三餐由他亲力亲为送来,不曾有过逾矩,只是固执地与她重复着二十余年前,那段风花雪月造就的憾事。
“听说皇上去了河阳,大约是去见了你父亲。” 徐鸿夹起一块见风消到她碟中,色一改在外时的冷庄肃,如春风拂面。
继续波澜不惊道:“有什么用呢,江山腐之久矣,岂是一一户之力可转圜的。”
刘桑苓筷子顿住,难得抬眼打量了他片刻…
当年的徐鸿,意气风发、嫉恶如仇,是整个建安城中最耀眼的少年,却偏偏心悦于她。
窦初开时,如何不心动…
好景不长,戎狄王臣京,先皇动了以她为易求和的念
。徐鸿惊怒之下持剑斩来使,血溅城门,铸成大错。
他为了将功赎罪,主动请缨到边境退敌。行前那夜…二到
处,违背礼教,珠胎暗结。
瞒了五个月,她以命相要挟,却低估了刘家作为庶族纯臣,对于门阀的痛恨,非但不允亲事,又送走了那孩子。
徐鸿一走便是年余,大军凯旋时却听说徐氏宗族替他定下了季氏嫡为妻,万般无奈下她奉父母之命嫁给刘家的门生——明章。
明章是与徐鸿那般快意仇完全不同的
,温和君子,心中似有海纳百川,润物无声。对她亦不计前嫌,小心呵护。
成婚第四年,明章内阁,她获封诰命。中秋宫宴上,时隔五年再见徐鸿,他红着眼睛与她说找到了那孩子,求她放下一切与他远走高飞。
此后,她再不宫赴宴,只安心留在明章身边相夫教子,过起了细水长流的
子。
直到五年前…徐鸿带着她亲眼目睹明章落地,用丹姝和继臻的命威胁她活下去。
他到此,任她辱骂痛恨,多年如一
偏执地恳求、期望,能与她弥补当年的遗憾,何其可悲可笑…
“江南和徐氏宗族,想让儒儿娶康乐为妻,你觉得如何?” 徐鸿语气像是如寻常夫妻那般,征求她的意见。
见她放下了筷子,收好残羹冷炙放回食盒,自顾自道:“我倒觉得是桩不错的婚事,康乐公主的子,与你当年很是相似,你会喜欢的。”
“徐鸿…” 她望尽他黯似乎山雨欲来的眼眸,却如何联想不起早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颤声:“收手吧!”
血流成河,她百死难辞其咎。
徐鸿抬拭去她眼角的泪痕,眼痴迷视若珍宝,缓缓道:“先帝、明章、刘家、太后…所有造成你我今这般的
,我一个也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