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作者在描写商业斗争的桥段时可能因为笔力和阅历问题一带而过,但不妨碍她从这篇爽文里感受到了快乐。
看完小说都已经下午了,她午饭还没来得及吃,家里的阿姨很无奈:“我叫了你好几次啦,看什么那么
迷嘛,肚子不饿的吗?”
“看小说看忘了。”俞知岁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去洗手吃饭。
饭菜都重新热过了,豉汁蒸排骨和砂锅酿豆腐这种菜倒不怕回锅,只是锅包
就要重新做了。
阿姨给她端了饭菜过来,她吃了两
忽然问道:“李姨,你今年多少岁啦?”
阿姨愣了一下,“……五十三了,怎么了?”
“五十三,那不就是六零末七零初生的?”她算了一个大约的时间。
阿姨笑道:“是啊,咱们家不少
都是岁数的,很年轻的没几个,毕竟都在家里待了那么多年了。”
俞知岁点
,一边啃排骨和锅包
,一边跟她打听以前的生活什么样的。
阿姨挑了些事告诉她,又好道:“你今天怎么突然打听这些啦?”
“我们公司有个剧本,就是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然后高考回城,读完大学后创业的,我这不是没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生活么,就想问问,再看看剧本真不真实。”俞知岁解释道。
阿姨听了很感兴趣,一
答应道:“那我多给你说说,诶,老沈他们跟我年纪也差不多的,你要不要也听听?”
说完又提意见:“现在有些电视剧,说是拍六七十年代的,一点不真实,我们那会儿农村
都吃不饱饭,电视剧里一个个胖乎的,我差点以为那会儿都奔小康了呢。”
俞知岁顿时失笑,点
让她安排,说待会儿跟大家一起茶话会,反正家里也没别
了,活不多才是。
聊天的时候,俞知岁征得同意,将他们分享的内容录了下来,发给王选平:【转发给编剧,我千辛万苦搞到的珍贵
述历史资料,认真改,改好点,不要辜负了我对你们的期待[加油]】
王选平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叫了编剧过来,连夜加班整理资料。
结果一打开音频,第一句就是俞知岁的声音:“有瓜子吗?我想要点瓜子再开始听你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