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关灯
护眼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29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点她,调侃道:“这么好的闺,你不稀罕,我可带回家去了。珍姐儿,今便跟着三伯母走吧。”七太太笑得咳了几声,目光扫过三夫的庶素姐儿,高声叫“穆哥儿~”

一位七、八岁的少年应声过来,笑道“七婶婶”,正是五夫的儿子穆哥儿。三夫的儿子禧哥儿年纪大了,跟父亲在男客席上。

七太太笑道“你娘说,把你和你四姐姐换了,你今便留下,不走了,好不好?”

穆哥儿已经懂事,知道长辈们开玩笑,笑着“听七婶婶的,正好,侄儿带着十一弟弟放炮竹。”

远处宝哥儿听到自己的名字,跳下椅子,蹬蹬瞪奔到母亲身边,“娘,娘,我要放炮竹。”七太太搂着儿子,哄道“知道了,明穆哥哥便带你去。”宝哥儿扭着身子不依,跳着脚喊“今就去,今就去”,拉着穆哥儿的手就往外冲。

三伯母嗔怪,“大冷天的,就这么往外跑,也不怕吹着。”丫鬟们忙捧来出门的大衣裳。五太太也把穆哥儿叫过来“不许下去,不许伤了手,大年下的,小心你爹爹罚你抄书。”

穆哥儿撒娇“娘~”,见母亲板着脸,悻悻地撅着嘴

不多时,两裹得严严实实,脸庞藏在皮毛里,由丫鬟婆子簇拥着站在屋檐下,两个小厮搬来烟花。先是个二踢脚,丁当一声,因离得近,震得窗户上贴的高丽纸簌簌抖动,曹慎最小的儿子琪哥儿才两岁,冷不丁地被吓到,“哇”一声哭了,大们哈哈大笑。

响动惊动了西厢房里的杨姨娘,顾不得放下手里一盅燕窝,就匆匆走到屋门里,掀开棉布帘子往正屋方向张望;杨姨娘的贴身丫鬟芬儿忙不迭出去了。

四仙桌一边的纪慕云放下调羹。

说起来,今杨姨娘能来西府做客,不光纪慕云,于姨娘、夏姨娘也没想到:往曹延轩一家去东府,从不带着妾室,三爷五爷亦有小妾,今也没带过来。

杨姨娘是刻意打扮过的,梳了堕马髻,戴一根贵重的凤牡丹赤金簪子,鹅黄色出风毛裙褂,清丽得如同一株迎春花。一早来时,杨姨娘便说,自己央了曹慎,“家里待着没意思,想三位姐妹了,大节下的,又是自家里。爷就答应了。”

从曹延轩中,纪慕云常常听到,曹慎对杨姨娘的宠;今一见,实在令羡慕。

不多时,芬儿贴着墙边溜回厢房,“琪少爷吓了一跳,李妈妈(妈)已经哄住了,婢去的时候,正吃果子呢。”

杨姨娘松了气,嗔怪“这小子,就知道吃。”杨姨娘给曹慎生了一儿一儿十岁,儿子还小呢。

于姨娘和纪慕云笑起来,夏姨娘悻悻地挥着帕子“你们三个便气我吧。”夏姨娘怏怏的,生气自己没孩子。

西厢房一团和气,正房更是热闹,爷们呷着香茶,说着城里之事,隔壁夫们聊着八卦,又怕孩子们冻着,一叠声叫回屋里。

窗外一声鞭炮接一声鞭炮,再热闹一时,三爷看看五爷,“时候不早,今便散了吧,明各自歇了,初五到我们那边再聚。”

按照金陵惯例,初二走岳父,初三走舅舅,五又是团聚的子。

五爷是个胖子,摸摸挺着的肚子,“我是吃不下了,呃。”

哈哈大笑。

当下宾客们穿上厚衣裳,拖儿带地辞行,杨姨娘向三告别,低眉顺眼穿过庭院,站到曹慎夫身后。曹延轩夫妻带着珍姐儿,把客送到内院垂花门,一辆辆马车早已等在这里。

院子里清静得令不适应,月明星稀,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烟火气,有一种“曲终散”的寂寥。

纪慕云一大早便过来了,尽管不累,全身也绷紧了,此时才放松下来,摸摸隆起的肚子。

于姨娘、夏姨娘是有经验的,招招手,依次出了厢房,纪慕云跟在后面。正屋热腾腾的,娴姐儿陪着宝哥儿,宝哥儿却倦了,一个哈欠接一个哈欠。

脚步声响,小厮提着写着“曹”字的红灯笼引路,曹延轩三鱼贯而归。

“时候不早。”折腾数,曹彦轩喝了酒,脸上带着倦意,看看纪慕云便道“散了吧。”

七太太却说“着什么急?过年的东西还没发下去呢。”

换成往年,腊月二十三便把年节银钱发到各个院子,今年接待客,正院忙得不可开,便耽搁下来。

曹延轩摸摸儿子顶,“明再说吧,不差这一时半刻。”七太太话语温柔,却固执得很:“爷说笑了,上到天王老子,下到乡下种地的,哪个不指望一年到这点子东西?您不说,别不敢张嘴罢了。”

说着,扶着程妈妈便朝外走,丫鬟和抱着宝哥儿的妈呼啦啦跟上去。曹延轩轻轻一叹,脸上浮出无奈,珍姐儿怕父亲不快,拉着他衣袖撒娇“爹~”

曹延轩拍拍儿的手,回见纪慕云扶着两个丫鬟,露出一个“不碍事”的笑容,便微微点,牵着儿缓步前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