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见到, 纪慕云的心像被昱哥儿攥在手心的小鸟, 一动也不能动。
“姨母”她只叫了一声, 喉咙就哽住了,什么话也说不出, 扑到老怀里,“姨母!”
顾重晖夫杜茹英也放声大哭, 一边哭一边拍打纪慕云胳膊,语无伦次地“你这不省心孩子, 你理我做什么....让我瞧瞧....你怎么这么糊涂!”
屋里面,大表嫂米氏也泣不成声, 吕妈妈不住拭泪, 昱哥儿被娘亲吓住了,一时间不敢吭声。
男们就冷静多了。
纪慕岚居中,替两位男子引见:“这位是曹延轩, 曹七爷, 这位是顾许之, 家中排行第二。”
曹延轩行了一礼,打量面前的男子:高大削瘦,皮肤黝黑,穿件寻常青布长袍,目光清澈,斯斯文文,举止间有世家子弟的风范--一句话,完全不像在西宁卫磋磨十年,仿佛是从湖南来京城探亲。
另,曹延轩记得,慕云说过两位表哥一个比她大五岁,一个大三岁,逗蛐蛐看闲书,面前这位顾二郎,看上去可以当慕云的叔叔了。
“顾兄。”他客气地拱手,“初次见面,平听成熟
了,一路过来,老夫
可还安好?”
顾许之一副遇到故旧友的模样,热
道“尚好尚好,着急忙慌地去,着急忙慌的回,让七爷见笑了。”
朝屋角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招招手:“我侄儿,顾明熙,明熙,见过曹七爷。”
曹延轩是知道的,大表哥顾沐之的独生子,算起来比宝哥儿大一岁,位于孩童和少年之间。面前的顾明熙身上没有孩童的稚气,有着成年的老成,宝哥儿与之一比,就成了小孩子。
他笑道:“不必拘礼”,递了一个装着拇指大的水晶弥勒佛的荷包过去,顾明熙恭敬地道谢。
曹延轩又道:“我比顾兄弟年长,若不嫌弃,便厚颜称顾兄弟为“贤弟”。顾许之哈哈一笑,从善如流地称呼他“曹兄”。
两便算是认识了,分宾主落座,聊起闲话。
顾许之率先起身,郑重其事地向曹延轩一揖,“多亏曹兄援手,家父的病大有好转。小弟十分感激。”曹延轩诚恳地还礼:“举手之劳,何足挂齿!顾大
的风骨,愚兄向来是十分佩服的。”
话题从顾重辉的身体转到西宁卫,听起来,顾氏父子在西边吃了不少苦,顾许之并不避讳,坦坦讲出来。“幸好,那边的
对我们颇为友善,并没把我们看成寻常犯事的
,要不然,说不定就留在那里了。
不用说,也是这种豁达、不服输的心态,支撑三熬了过来。
说了些朝堂的事,免不了提到先皇去世、新帝登基。
顾许之的消息是辗转流到西宁卫的,比京城慢得多、粗略得多,曹延轩把知道的一些事讲出来,顾许之和纪慕岚听得十分认真。
又说起甘肃。
曹延轩委婉地提醒“比先帝在世,还大大不如”。顾许之嘿嘿一笑,把自己父亲和兄长的思路讲了:“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怎样?”
言下之意,狭路相逢勇者胜。
一来二去,说到偏西,夜色渐浓。
租宅子的时候,周红坤是办老了事的,连带灶上婆子、粗使婆子一起租了下来,此时厨房做了热菜热饭,一起端了上来。
席间仍然只有三,顾明熙大概去了后房。食不言,寝不语,曹延轩和顾许之聊些闲话,纪慕岚埋
吃饭。
吃饱喝足,曹延轩在前厅端着茶,有些怪:这个时候了,怎么也该回家了。
顾许之咳一声,给纪慕岚使个眼色:“去后面看看。”
不多时,纪慕云跟着弟弟出来,把他拉到一边:“七爷,姨母她老家,想留我在家里住一住。”
她双目红肿,鼻尖通红,脸重新洗过,显然是哭了一场。曹延轩心里怜惜,虽有些意外,还是答应了。“那,明我来接你?”
他五一休沐,今天、明
都不是休沐的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