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关灯
护眼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2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他对待储君与群臣的关系非常谨慎,也不希望以此成为站队的契机。

那不如大家各写各的,最后再由他定夺。

只是若是定下来的内容有问题,不还是要吵?

卓思衡总觉得这一架是跑不掉的。

卓思衡以为自己的危机是要在下一吵架时才出现,谁知,今到他与曾大侍诏,二于天章殿偏阁等候时,一直眯着眼睛的曾大忽然睁开了眼睛看向他:“今皇上所论之事卓侍诏如何看待?”

关于这件事,卓思衡是有自己看法的,而且他不觉得自己的看法出格,倒也能说说,不过说得方法或许要因为面对的有所调整。

“如今太子进学确实不大体统。”卓思衡做出思索的样子来,轻声道,“下官虽是家父于家中开蒙,但也知官学或私学都有课次替与措调施教,然而之前与曾大宫时却不见太子有类似课,只跟翰林院诸位大宫次序就学,当真不大妥当。”

他这话说得很实在,确实,太子作为一国储君,现在的教学计划可以说相当潦,翰林院今天到谁宫和皇上议政,那就是谁顺便教一下太子,平常不管是国子监还是民间书院都有很系统的课表和按照学生需求调整的课程内容,太子全然没有,完全看老师心,这样有点寒碜。

曾大点点道:“的确如此,我等宫是随侍政务伴驾,于太子与皇帝之间两两相奔走,既贻误上听政事又耽滞太子进学,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卓思衡很喜欢和曾大说话,他这总是很能贴切主题也不打太极,而且从不过分饰自己的主张,他决定也查查资料,毕竟教太子这种事,翰林院怕是要给个集体建议,他也不能为明哲保身只看不说,于是欣然道:“待下官近于中书省查阅前代中书政令,且看看祖宗几代太子如何进学,再请教曾大。”

况且太子确实挺惨的,这种况下倒也不必算站队,凭着职务的责任给太子安排一些课程也算分内之事,至少让孩子好好上学先。

曾玄度似乎很满意这个答复,说了两个好字,却又忽然顿住,缓缓说道:“其实若论进学的规章与完备,戾太子的先例是无出其右的,然而……还是少提吧。”

卓思衡也是这么想的。

皇上是以戾太子儿子过继到先帝膝下,他能继承皇位不是因为戾太子的血脉,而是与先帝那不存在的“血脉”决定,因此朝野内外在提及皇上真正亲爹时都格外谨慎。

可能是曾大怕卓思衡因自家的关系拿知道的戾太子例子举例不够妥当,于是温言提醒。

卓思衡不知该不该将道谢挑明时,正有太监传话皇帝已至天章殿,二免去这一纠结。

此处虽名为殿,但实则也是个书房规模,内后不过十余丈见方,殿顶极高,纳光充足,二层环廊存有书籍,东西两侧偏殿为皇上书写休憩之所。殿内陈设古朴简素,不似麟德殿那般辉煌明堂的天子贵气,倒有几分富贵家书房的清雅考究感——卓思衡觉得佟府那个书房就是这种感觉。

皇上也已换上常装束,见二内,便很客气待行礼后与曾玄度很热络地聊些闲事。比如曾大当爷爷了,最近皇上也怎么看自己小儿子怎么喜欢,两换了不少男育儿知识,将没成家也没孩子的卓思衡晾在一旁许久。

终于,聊够其他,皇上才谈起正事:“太子进学一事,朕还是得听听翰林院的意思,曾卿也教了太子有些时,不知有何想法?”

卓思衡发现曾大真的不是那种巧言令色之辈,他方才怎么与自己讲得,此时便怎么同皇帝讲,几乎一个字没有差。

的品格和个往往能在和不同说同一段话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听完后皇上沉默片刻,叹气道:“确实不像个样子。”

曾大道:“方才卓侍诏与臣已有所初论,皇上不若听听他的意见。”

于是皇上带着温和的微笑转向站在屋内后侧的卓思衡:“哦?那你也说说看。”

第32章

曾大这并不是给自己挖坑,因为方才的讨论如果没有自己的那部分表达,其实论述是不够完整的,故而他让自己说话也是补充一下翰林院的意见。

卓思衡心中了然,但对第一次圣前奏对也充满了十二分警惕,款身一步,行礼后将方才的话重新补充曾大的意见里,皇上听罢点道:“朕膝下不过二五子,又有二子实在年幼,离进学尚早,太子单独进业新立学章,设立后又能比照,也是有助学风之行。”

皇上的三个大一点的儿子一直都在一处读书,如今太子单独出来,另外两个不好好管也不行,拿太子的新教学制度当规章降一档给其他皇子用,这样以后再有年满开蒙的皇子学也多个参考,倒不是不行。只是卓思衡觉得,这话里处处却不是在为太子考虑。

“此事可定,中书省拟文来看便是。不过太子如何进学最为得益,朕还是想听听意见,卓思衡,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