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能变成稀松平常之事也好……只是万事不可强求,你需要珍重自身,若是慈衡和悉衡哪天转了念可你却……那不是倒让他们存了遗憾么?”
姜文瑶沉默后认真点,似是真的将此话听了进去。
慧衡稍松一气,微笑说道:“说起来今天怎么苓笙没来?”
“那孩子蹦蹦跳跳的,我怕吵得你烦。”提到儿,三婶舒展笑意道,“她爹也是这样想的,便要她留在家中,孩子也到了读书的年纪,咱们都想让她也像阿慧你一样虽是
儿身却也能读书读出自己的出息来。”
“我的出息和哥哥比还差得远,不过苓笙那样聪明,若不要她读书实在有些殄天物了。”慧衡莞尔道,“是梅叔叔在家里教她么?”
三婶再嫁的梅子义卓慧衡见过两次,是个很严肃且不苟言笑的,可处事却意外通达澄明,他知道三婶同从前婆家卓氏的子侄辈来往不但不阻挠,反而要她多关怀卓家无父母的孩子,只说不必在意那些旧事和迂俗,做
最要紧是良心得安。卓慧衡很喜欢这位如今刚自外任返回帝京的梅大
,他藏书盈栋,自己还去借过基本参阅,他听说是为编书,便赠与一些市上难寻的旧版刻本珍本给慧衡,要她务必尽心尽力。听曾大
说,此
很是铁面无私,前两年兴宁公的世子在国子监读书时纵仆打
,他照样依照法条给
赶出了太学,惹了好些权贵不满,然而在清流中却极有声威。
“你梅叔叔管其他的孩子是从来都板着脸的,可自己的
儿却舍不得,寻常苓笙拿笔就说累,他赶忙就带她出去玩,已是给
儿宠得不像样子了。我同他商量了一下,还是给苓笙送去闺塾吧。”姜文瑶笑道。
“闺塾?”慧衡心想难道我是闷编书太久,已不知道如今世上的新鲜事了么?
姜文瑶点道:“正是。自打选撰考以来,官宦
家看
儿才学也可挣得如此荣光,便有
给
儿请了闺阁
师教导,亲眷听闻又送自己
儿过去一同就读,这样慢慢传开,好多富贵
家有富余园子的都愿意请
师傅来定堂授课,一来二去索
开起闺塾来。我也想让苓笙去读一个,总好过天天在家胡闹。我哥哥听说后想着小芩园一直空着,又清净雅致,不如请来好的
师傅,在自家弄个小点的闺塾,三五个
孩能一处学来德才,也是自小的缘分。”
卓慧衡没想到选撰考竟有这样的魅魄,使得官宦家竞相任
子逐文,若是待自己所编书籍得成,或许又是一番新的天地了。
……
大相国寺。
万姓易在正月最是热闹,整个相国寺内外摩肩接踵,卓悉衡和杨令显穿着正月的新衣,在眼花缭
的摊位前时而驻足,时而低语。
万姓易好就好在无论贵贱,都得在地摊上捡货,好些王孙公子也不能骑马倨傲,最上好的锦缎冬袍和寻常
家的绨袍在摊位前挤来挤去,看着也别有一番
间烟火。
卓悉衡发现好多摊位都宣称自己在卖蜜瓷,然而凑近看了,果然都是假的。
如今帝京最风靡的便是这种烧瓷,可惜江南府的宋家独断了运输,岩窑似乎是地方小窑,产量狭少,故而在北方一蜜难求。据说好些去抢买宋家的岩茶,只因此茶正是用蜜瓷裹装售卖。
好多摊主都宣称自己是从宋家拿来的货,门路隐蔽,旁有些看不出,但卓悉衡和杨令显却一眼便能分辨真伪。
杨令显个子高,浓眉下却是一双细细的眼睛,声调总有种欢快感在里,没话也能找出话来,他看过又一家假货蜜瓷,得意对卓悉衡说道:“你带给我那个蜜瓷笔洗真是好看,还好我不
读书写字,放桌上当陈设不用挺好!”
“哥哥又寄回来些蜜瓷,这个你要么?”卓悉衡从怀中掏出个笔枕,三个起峰两处山鞍,只有掌大小,但浓蜜凝固般的淡金之色却是小小一块恍如琥珀。
“太好了!”杨令显接过来捧着看了好一会儿,谢过卓悉衡后说道,“我哥哥夏天回来,他每年都给我带些绥州的碳玉,我上次给你那个挂牌和镇纸都是,这次我让他带点新的回来,你再挑!”
两的姐姐都在编纂
史书,于是话题又去到编书上,说着说着路过一个北货行商叫卖慕州产的紫毫笔,两
驻足看了都觉得是好物,于是打算买回去几支给自己姐姐用。
在这个摊位旁边的就是个卖文房的在吆喝,左一句有蜜瓷,又一句是瑾州来的真货,两早已见了太多骗子见怪不怪,看都不往那边看一眼,专心挑笔。
“你的蜜瓷可以让我看看么?”
却有不懂行的被吆喝吸引。
卓悉衡听得声音清澈,侧看去果然是个清隽的玉面少年,同自己差不多年岁,衣饰打眼一看便知是富贵
家出来的少爷公子。
做生意的摊主当然也看得出,立刻殷勤招呼,小心翼翼从身后的布袋里拿捧出个瓷罐:“小少爷,识货就看这个……”
可他将瓷罐递给少年时却故意在其未接稳时先撤开手,瓷罐应声落地,周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