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件事暂时被蔺荷抛在了脑后。
虽然着急,但还有一段时间,眼下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在推出的珍珠茶获得国子间学子的大力支持后,蔺荷又觉得
茶的
味有些少了。
和一三餐不同,
茶属于额外的消费品,所以需要付钱,她在甜点柜台旁边安排了一个新的柜台。培训了甲组的一个二十岁的小娘子。
对方曾经在大户家当过丫鬟,所以识一些简单的字,后来那户
家出了事,她得以恢复了良民的身份,又辗转来到国子监做工。
得知蔺荷有意让自己负责茶,孙芝又高兴又惶恐,不过没有拒绝,而是答应下来,当天便开始请教负责甜点柜台的王春。
至于茶的品种则由蔺荷负责研究,除了加不同料的
茶,她还打算做果茶,搭配着甜点吃食一同出售。
蔺荷给国子间的学子发了一份传单,这个传单和之前不同,并非用来宣传,而是调查学子们的意见。
——更喜欢喝甜的饮料还是喜欢喝酸的饮料?
——觉得国子监的茶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可以出一种甜食搭配着茶一起享用,你希望是什么甜食?
诸如此类问题。
学子们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若自己的意见采纳以后,就能在国子监吃到更合心意的东西。
比如李良就在问卷调查里表示,他不喜欢喝甜的饮料,更喜欢喝酸的,时至今,他现在还惦记着当初那碗酸辣可
的蕨根
。
大胃王黎兆则是在去学堂的路上收到调查,之后先仔细的读了一遍,然后久违的拿出毛笔沾上墨水,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意见。
[春季天气燥,喉咙发痒,许多学子咳嗽不止,如果能够喝到好喝又对喉咙有益的饮料就好了。]
孝子厉侗想到家中母亲,写到:[甜点以软糯香甜为最佳]
第一,国子监收到了五十多张回复,每一个回复都很认真,即便没有意见,上面也会写一些勉励之话。
蔺荷仔细看过之后,了解了学子们的要求,大多数的想法还是——种类太少了!
她也有些无奈。
国子监只有两个组,每个组里的数也是固定的,若种类再多,必然会增加
手和食材成本。
饮料和甜点倒是可以推陈出新,主饭的改变还需要慢慢商议。
于是,她在研究过一系列问题后,决定先推出红豆茶、芋圆
茶,以及百香果茶。
百香果并非真的百香果,而是一种极其相似的名叫野石榴的果子,这种果子漫山遍野都是,因味道极其酸涩,和山楂一样不被大家喜欢,如今正好被她使用。
至于甜点的话,蔺荷打算做西式油小蛋糕。
甜甜的小蛋糕,比雪花都要白,比云彩都要软,她有信心,会掀起新一波的甜点。
然而,没等这边蔺荷上新茶,国子监外的聚缘楼,突然推出了一款名叫牛
茶的饮品。
仅仅几天时间,就引起了京城的追捧,众
纷纷前去购买品尝,一杯只要三文钱,比蔺荷的七文钱便宜了三分之一。
陆史虞得知后,当天便来饭堂找到蔺荷:“有把方子传了出去?”
他想起当初厨子的栽赃,便是同组的为了利益传出去的,以为这次是同样的手法:“你可有什么想法?”
蔺荷皱了皱眉,如今甲组的除了原先的王大娘他们,剩下的就都是原来午饭组的
。
按道理说,不排除里面还有厨子的,但她总觉得,此事应该和他们无关。
“我想去聚缘楼看一看。”
思索再三,蔺荷开道。
第4章 酸菜鱼
王大和王夫
虽然很喜欢国子监的汉堡包
茶, 但因为国子监尚未开通校外外卖,所以购买起来并不方便,之后总共又吃了两次, 导致有些不过瘾。
这一, 王夫
在外面看首饰, 听闻聚缘楼也开始卖
茶, 顿时按捺不住好心,加之她对
茶的味道思念不已, 便带着丫鬟亲自走了一趟。
聚缘楼新开的甜点铺子和聚缘楼在同一条街上。王夫到的时候,里面已经挤满了客
,险些进不去。不过待聚缘楼的店小二看见她后,对方立刻殷勤地引她从另一边进
铺子里。
其他的排队的见此
形纷纷反对:“凭什么她不需要排队, 我们都等好久了!”
店小二不耐烦:“去去去,买不买,又不是我求着你们买!”
态度比大爷都要嚣张, 着实把大家气得不轻, 有些百姓不愿受此侮辱,直接转身离开, 但大部分还是留了下来。
王夫享受惯了特权, 并未觉得有什么。她
队点了一份牛
茶,聚缘楼的
茶和国子监的一样,都是用竹筒装着,甚至更为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