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摇上青云(科举)

关灯
护眼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3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文,更叫发笑,立意全偏,可惜了好文采。”

宋槐程低去看八文,题目是“德不孤,必有邻”,而这位学子选择的角度,是世皆想要德才兼备追随者众,甚至不惜假装有德,接着抨击了沽名钓誉之徒,表里不一之辈,用词还十分辛辣不留面。

将来若做了官,必是舌战群儒的高手。

宋槐程将那份卷子抽出,递给幕僚看:“如何?”

“试贴经一字未错,诗赋韵律和谐,用典准,杂文立意也算刻……”说罢蹙了蹙眉,“毛躁了些,不过……”

“这倒是啊。”

这一晚,衙门里的灯烛彻夜未熄,众位官员并知府幕僚等,熬到了天色蒙蒙亮,最终太阳升起,直到中,排名才彻底定下来。

“呼——”

长舒一气,终于尘埃落定。

四月十五,是府试放榜之,安逸多的学子们,终于又到夜不能寐的时候了。

贺青山已搬来和沈家兄弟同住,床上睡不下,他便在床边搭了个地铺,也睡得极香甜。

前一晚三没睡,一起读那册《狄公案》,你一段我一段,还探讨剧,十分快/活。

不知不觉天要亮了。

顾北安雇佣的马车到了门前,要带诸学子去衙门看成绩,三这才活动酸疼的胳膊腿脚,用清水简单的洗漱后,坐上了马车。

车夫马鞭一甩,车咕咕转动,向衙门进发。

“长林,我觉得我这回肯定考不上了。”贺青山紧张的手脚冒汗,“哎,那些题答的都不好。”

“不一定,待会就出结果了,你呼吸。”沈长林安慰道。

贺青山读书天分不高,但算刻苦的,加上跟沈家兄弟常在一块,该做的功课从没落下过,因此他的基础打的十分牢靠,就是常容易急躁,一旦急躁劲儿犯了,就容易影响考试的心态,不能发挥出真实水准。

但考试已经结束,一切,就看今放榜了。

沈长林虽安慰贺青山,其实自己也很紧张,但不想将这种绪影响到旁,才故作几分轻松。沈玉寿抿着唇没说话,他亦是紧张的。

本次府试大约录取八十至一百,通过了就是童生,勉强跻身生员之列,还能参加明年的院试。

并且,府试前十名可以直接读景安城府学,食宿全免。

这是景川府的特殊规定,按理要秀才方能有此待遇,但为了振兴学风,宋槐程给诸考生开了一条小绿色通道,除前十可直接读外,前五十可以参加府学的学考试,过者也能读,但要自己缴纳一部分食宿银钱。

至于后五十名,若有府学的多位学子或者衙门的学官做保,也能格参加筛考,得以学后自己缴纳食宿费用。

从前没出过永清县也罢,偏安一隅竟不觉自己无知,但见识过广阔天地后,三心里不约而同的埋下了想要留下来,进府学读书的想法。

“出来了,出来了!”

他们出发算早的,但是到达衙门的时候,那里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了,毕竟,景安常驻有十万,是永清县的十倍。

这次就连贺青山也挤不进去了。

望着眼前密密麻麻攒动,沈长林拉了贺青山一把:“算了,让他们先看吧,这榜也不会跑了。”

万一发生踩踏事件,这十一岁的小身板被踩上几脚,不死也得残废。

“倒也是,罢了罢了。”贺青山甩了甩袖子。

榜下除了学子及其家属外,还有一些专门帮跑腿做杂活的汉子,今便有不少收钱帮看成绩的,扯着嗓子喊。

“万永珺,第七十二名,恭喜恭喜,中了。”

“宋朗羡,没见着呀,啊,不要急不要急,我再看一遍……”

中了的欢欣鼓舞,没中的黯然伤,悲喜互不相通。

除了关注自己的成绩,本次府试的前十名自也是诸关注的重点对象,更高声议论起来。

“沈长林不是景安城士吧?不知是哪个州县的,竟压大才子林月贤一?!”

“什么?今年竟有比林大才子还厉害的?”

常言道,有的地方便有江湖有圈子,景安城自然也有文圈子,众中的林月贤可以说是景安新一代文化的领羊。

他出生书香世家,外祖是四品京官,父亲同进士出身,目前任景川府一上县的县令,即将考满,升迁在望。

而林月贤生在京城,自幼由名师教导,六年前其父外任,才随家来到景川府,年十五,是府学考评的榜首常驻客。

本次府试开考前,很多学子都赌他会得案首,不想半路杀出程咬金,竟压了这位天之骄子一

“长林,长林!”

彼时沈长林还不知自己成了众中议论不休的秘黑马,三站在衙门不远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