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各位学官师长们,私下里议论颇多。
“许先生这样做,恐有误子弟之嫌。”
“慎言,许先生乃当世大儒,桃李满天下,他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
“古语有云,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许先生自是才名在外,然,畏其名而不敢疑其行,此乃君子所为乎?”
这些纷扰质疑许先生或许不放在心中,但是作为他的亲授弟子,沈长林等还是希望考出一个亮眼的成绩,让那些质疑声销声匿迹。
顺便,也让林天逸这样朝三暮四之看看,他们非但没有荒废学业,反而更
进了。
当然,说到底读书研究学问是为提升自己,沈长林他们不会忘记初心,陷为证明自我而证明的陷阱中。
许先生上课,讲究随心自在,有时在讲堂内授课,有时也坐车出城,找一处僻静亲近大自然之地,让心静下,再感受先贤圣的思想。
并且,每授课的时辰不超三个时辰。
许晋蓓希望他的弟子多多思考,提炼自己的想法,而不拘泥于书本上的死知识。
“读书百遍,亦要勤思善辩,否则,仍是腹中虚脑中空的书呆子罢了。”
今,他们在一处山野小亭中授课,许先生说罢,指了指山下开成一片的桃花:“如此盛景,不细赏一番岂不可惜,你们随我下山看花去吧。”
桃花灼灼,绯红一片,几只不知名的鸟雀在附近山林鸣叫,叫声空灵,如玉如珠。
不一会阳光云昭出,驱散薄雾,湛蓝的苍穹出现于眼前。
沈长林望着近处的桃花瓣,看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呼吸着燥热清新的空气,突然福至心灵,明白了许先生所言,叫他们慢下来的真正含义。
慢,并非叫他们懈怠于学,而是慢下来正视生活。
先成,再修德,如此方能德才兼备。
转眼,年初考评的子便到了,这次考试由衙门的学官出题,分策论、试帖诗、试贴经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