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这块布料颜色好看,你给咱娘做件上衣吧,我用这块给咱娘做裤子,正好我也不太擅长做上衣。” 赵晓娥手中拿着一蓝一黑两块布料。
蓝色的那块她递给嫂子吴英,她留下黑色布料。
吴英摸摸料子,没想那么多,点说好。
她们妯娌俩今天来主要就是挑选布料,吴英摸着蓝色的布料舒服,蓝色也符合林母的年龄,又是赵晓娥掌过眼的,她直接付了钱。
赵晓娥眼睛一直盯着吴英,见伸手付钱之后才从腰间
袋掏钱付账,她有自己的小心思,秋天做一件上衣消耗的布料比裤子多,她可不想多
费那么点布料,多一寸就要多用一点布票和钱,她还是省点花比较好。
早上天气凉快,过了农忙时节,她们也能歇上一天。
走出供销社的赵晓娥一眼注意到外边群围成圆圈的地方,她用胳膊肘捅捅吴英:“嫂子,你看那边
真多,咱们去看看是什么好吃的。”
赵晓娥好凑热闹,也最道东家长西家短,好不容易来一次镇上,她要逛个够,家里也有林母在照看做饭,她不用有任何负担。
两个走近,还是凑不到眼前。
赵晓娥看的心急,她双手扶住吴英的胳膊,借力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使劲朝里边看。
看到里边的画面,直接把赵晓娥看愣了。
正在忙碌收钱的不是她三弟新娶的媳
儿苏安安吗,她又想起来林母说的老三媳
儿要在镇上的包子铺工作,难道就是这个包子铺。
思及此,赵晓娥眼前一亮。
她收回脚,还没站稳脚跟就拉住吴英的胳膊在外边排队。
“诶…诶…晓娥,你慢着点儿,你看到什么了?”吴英不明所以,包子现在很贵的,还没有自己在家买菜蒸包子划算,挤进去两个也不会买的。
赵晓娥没有回答,拉着在后边挤,吴英见到里边脸上挂着浅浅酒窝的漂亮姑娘后,总算是明白了赵晓娥为什么会拉着她挤。
里边的不是别
,正是她们家三弟刚刚娶回家的新媳
,说起来几
还没有正式见过面,除了新婚夜也只有新媳
回门当天的匆匆一面。
家里老幺有本事,是镇上的建筑工,早早就在镇上租房住,结了婚更是带着新媳
一起在镇上,基本上不怎么回家,娶的姑娘也是整个镇上公认的漂亮姑娘,十分有福气。
“两位同志,你们要几个包子,在这儿吃还是打包带走。” 苏安安侧过身拿起垫着油纸的盘子,转对最前边的两个
问道。
抬眼看清楚两个长相的瞬间,她手一顿,随后笑起来,“大嫂二嫂,娘和大哥二哥他们来了没有,我这边比较忙,招待不周的地方多担待,你们要几个包子。”
哪怕是不住在一起,她们也是妯娌,苏安安脸上的热更加明显。
她还记得结婚的时候,大嫂给她端过去的一碗蛋面,上边漂浮着一个荷包蛋,下边还卧着一个
蛋,用的是办酒席的
汤煮的,味道很鲜。
不过当时苏安安没有领,连句谢谢都没有说。
她们之间相处的少,冤有债有主,原书中苏安安和林家
接触不多,有怨气也不会朝她们发泄,都会通过花钱报复到林耀国身上,是以现在两个妯娌并不知道苏安安原来的脾气,如果知道,赵晓娥绝对会拉着
避让三舍,说什么都不往前凑着占便宜。
吴英有些不好意思,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买,她不敢和苏安安对视。
赵晓娥往边上一站,伸手指指里边,“给咱家一来一个吧,我俩在这儿吃,剩下的打包带回去。”
当然是一半在这儿吃,一半带回去最划算。
苏安安是新媳,总不好自家
在她店里吃饭还要花钱,赵晓娥从
到尾就没想过出钱,她是嫂子,做
弟妹在自己店里请吃包子不是很正常的事
吗。
吴英一张脸紧绷,说不出来话,伸手拉拉赵晓娥的袖子,眼在包子和她们之间来回换。
她的意思很简单,两个哪里还有钱买包子,在旁边她听的一清二楚,包子五分钱一个,家里一
一个,带上仨孩子,这得四毛钱。
算出来价格,吴英脚步虚浮,原地晃了两下,带上买布料的钱,两个身上加起来怕是都没有四毛钱。
“大嫂怎么了,慢点儿。” 苏安安眼疾手快,上前扶了一把,另一只手将盘子递给赵晓娥。
赵晓娥接过包子,摆摆手随意道:“没啥事儿,她可能就是饿的了,从村里到镇上咱们走的距离不小,早上就吃了点稀饭,时间长站不稳很正常。”
端着盘子,拉着赵晓娥就进屋里找位置坐下。
“要这么多咱们哪儿有钱。” 吴英左右瞅瞅,闻到四周不断飘来的香味,咽咽水,在赵晓娥耳边压低声音说道。
她们俩这样做不是吃白食吗?最后拿不出钱多丢,说不定还要被赶出去,连带着三弟妹也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