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在众臣面前说过,那新式□□里的零件,他也有参与制作,想来这个理由,在朝臣那边也没有不妥了。”佟皇后笑笑,“太子好学,皇上开明,朝臣们定会赞颂父慈子孝,不会嚼舌根了。”
玄烨“哼”了一声,开道:“朕难道是不开明的阿玛?本也该让他出去历练的,只不是担心他还太小……”
淑岚听了这话,不由心中腹诽:你就马后炮吧,若是太子不是先斩后奏,你能舍得他出航?恨不得护在身边护到自己盖棺合眼为止。
但这种话自然只能装在肚子里,淑岚只能连声应和道:“是了,皇上十分开明。”
随即,她又想到了一点:皇上若是宣布了太子是奉旨游学,那么戴梓的罪也就不成立了。
他不但没有拐带太子之罪,还算是奉旨陪伴太子游学,若是一路上把太子照顾得妥妥帖帖,在出行结束后,将太子全须全尾地奉还给皇上,不但无过,还是大功一件呢!
因此,皇上就算事后回过味儿来,对戴梓恨得牙痒痒,也不能轻易发落,毕竟是大功臣嘛。
至于以后会不会被秋后算账的问题……那就要看玄烨在这段时间里,会不会慢慢消气了。
次,玄烨在早朝之中抛出了太子出游这一重磅话题,显然,引起了朝臣们的议论纷纷:昨
皇上叫侍卫们搜索京城,好大的阵仗,怎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知是在找什么呢。
但皇上一咬定了的事,自然没有不开眼的
提出异议,自然是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
待下了朝,玄烨想起自己在朝堂之上,那么言之凿凿地说瞎话,说得自己都快相信了这套奉旨游学的说辞了。待回了养心殿,他看见那张胤礽留下的书信。
他本来见信如见,看见这封信就来气,还想叫梁九功将这信一烧了之的。
但如今,这信倒成了胤礽留给他唯一的念想,玄烨仿佛不认识这个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了,唯有透过这封书信,他仿佛才第一次感受到胤礽真正的隐藏的心,就像湍流的河水一般,在波澜不惊的冰层之下涌动着。
而自己这个做阿玛的却丝毫不知。
“愿皇阿玛身体安康,切勿挂念儿臣……”玄烨不知道第多少次反复喃喃念着那几行字,心中又有些生气。
接下来就是问候淑岚的,说德娘娘生子辛苦,儿臣本该配着四弟在旁守候,奈何登船大事不得耽误,胤礽在此叩首祈望母子平安;还有问候四弟的,说四弟从小聪慧异常,文武皆通,又极有上进之心,希望能勤加学习,早替皇阿玛分忧……
后面长长的一篇,倒全是问候旁的,怎么就这么短短的几行是问候自己的!
玄烨翻来覆去地看,又赌气将那信件掷回了桌上。
不看了,谁稀罕他的问候!
朝中众臣们近来很是摸不着脑,只觉得皇上心
好一阵,歹一阵的,都个个噤若寒蝉,生怕触了皇上的霉
,说了皇上不
听的话,又要被当堂斥责好一顿了。
不明就里的外臣,只好向在玄烨身旁的近侍纳兰容若请教。
“皇上近心绪不稳,我们都有目共睹,想请问纳兰侍卫,皇上不悦,可是因为太子的缘故?”那些大臣们一下朝,便将正准备开溜的纳兰侍卫围了个团团紧凑,不让他有溜之大吉的机会。
作为当时奉旨寻找太子殿下的侍卫之一,纳兰容若自然是知道内的。
但皇上下了封令,自自己这里起,到手下的诸多低等侍卫都被知会,谁敢传出对太子殿下不利的消息,小心脑袋!但面对这些难以应对的大臣,他眼看着脱身是脱不得了,只能咬着牙点了点
。
“看来还真是与太子殿下有关!”那些那陈终于得了想打听的宫中秘事,个个满意地点,但依然并不满足地追问:“那可是皇上与太子殿下有了矛盾?莫非……太子殿下是被外放出去的?”
“这可不敢说!”纳兰容若赶紧摆手,面露难色,“平
里皇上阅览奏折时心中有气,若太子殿下在侧,便只对太子殿下发,如今太子殿下不在……便只能委屈您几位了。”
众臣们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确实,这些子,皇上训他们确实像训儿子似的。
如今想来,他们只能欲哭无泪:太子殿下,您何能回朝啊!我们好苦啊!
第3章 咖啡
正当养心殿上下都因为玄烨心绪不佳而战战兢兢时, 太子胤礽的书信终于如期送到。
这书信一被送到码,立刻便被数位信使
流护送, 快马加鞭, 昼夜不停地送到了紫禁城。
待送到紫禁城时,已是月上梢,宫门已闭。
按理, 宫门下了钥,本不该再放进出,唯有紧急军
才会因此
例。守门侍卫自然不敢擅自定夺, 只敢层层上报。
正巧今当值的是好说话的纳兰容若,得了这样的通报后。
还不等那上报的侍卫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