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一样,小广场上坐着不少,纳鞋底的、缝衣服的都有,还有手上没活纯闲聊天的。
姜露拎着布袋把瓜子分下去,瞬间就融了这个大集体。
“你就是刘营长他们家的亲戚,难怪呢。”还没来呢就寄了那么多东西过来,难怪这么大方。
姜露看每位军嫂都觉得很亲切,坐在军嫂们给她腾出来的板凳上,在拿起瓜子开磕之前先问道:“我以前也没来过军营,咱们这儿有什么稀罕事儿吗?跟军队无关,我对男兵训练也不感兴趣,就想听家常。”
听家常还不好说。
在座的军嫂们,没有不聊的,不
聊天的军嫂也不往这边凑。
留着齐肩短发的军嫂最先开:“要说最近的稀罕事儿,那还得是老汪家。汪副营长的老娘和媳
打起来了,汪副营长上去拉架,先是被老娘甩了个大嘴
子,又被媳
挠了一脸,第二天左边脸是肿的,右边脸有好几道指甲印。”
姜露咔咔嗑着瓜子,天津的军嫂,说话自带幽默感,跟说相声似的。
林二少领着俩孩子在小广场边缘溜达。
穿着红色外套的年轻军嫂紧跟着开:“听说汪副营长和媳
是自由恋
,老太太没来之前,两个
可恩
了。”
“还不是汪副营长的媳作的,连饭也不做,天天喜欢描眉化妆,老辈的
哪受得了这个。”
不做饭、化妆的姜露,突然觉得林父和林母偏心眼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不然就是她和林母打架,老公在中间拉架反被打的故事了。
穿红外套的军嫂不乐意了:“描眉化妆怎么了,年轻谁不
美。”
姜露又分了几把瓜子过去:“别吵别吵,咱们接着聊稀罕事儿,打架的事儿就别聊了,聊点故事。”
还是那位齐肩短发的军嫂:“那就聊聊我和老邹吧,我们俩从小一块长大,用戏文里的话来说就是青梅竹马,他还没来当兵的时候我们俩就定亲了,一到结婚年龄我们俩就结婚了。”
就……完了?
姜露想听的是跌宕起伏的故事,就算不跌宕起伏,也得温馨治愈,不是听一句话简介。
好吧,她承认她是想念网文小说了。
本以为创作来源于生活,想到这里来听听未被加工过的军婚故事,可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姜露意兴阑珊,更让她意兴阑珊的是住在家属区根本看不到兵哥哥们训练,也看不到传说中的文工团。
全是泥路,出门就要擦一次鞋,海边的
又容易把
晒黑,更重要的是当地的方言和港城那边很像,每次听到都让
想掉眼泪。
姜露的惆怅,林二少和林年年只懂一半,一家三遥望海的另一边,这会儿他们倒真的希望原来的一家三
是和他们互换了,这样那边的亲
不会伤心,原来没少吃苦的一家三
也能在那边享享福。
林二少低看了看矮墩墩的
儿,原来那个叫安安的小孩除外,让一个四岁小孩去面对小升初考试,不止小孩要崩,他妈大概也会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