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十年代嫁屠户

关灯
护眼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17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咿咿吖吖喊着话,有时候从后面滑下去,有时候从侧边摔下去,然后赵军再将她拎上去……

夫妻连手,半个多小时后,可算是将孩子累趴睡着了。

孩子睡着后,夫妻俩又折腾了许久,接近半夜声音才停息。

睡得晚,自然就醒得晚,天都大亮了,母俩脸红扑扑的,依然沉浸在梦乡中。

赵军轻手轻脚起床后,到东边厨房看了,高兰妹早早做好的早饭,正热火朝天在准备中午年饭。

阳湖县下面十二个乡,有的乡中午吃年饭,有的会安排在晚上,五谷乡基本上将年饭安排在中午,赵军他们自然延续了这个习惯。

年饭除了鸭鱼,像香菇、腐竹之类的食材,有条件也是要准备的,这些需要提前泡发,所以要早早准备起来。

不止姚成军一家,连身怀六甲的吴薇都起来了,和杨婶一起坐在厨房旁餐厅桌子边剥桂圆,应该是待会做甜汤要用的。

经过一段时间温养,吴薇母子俩脸上的高原红和皲裂明显好多了,特别是小娃娃何烨,小脸儿虽然还算不上白皙,看上去也细多了,脸颊处明显饱满起来,长了,穿着一身大红的新棉衣棉裤,乖巧地坐在吴薇身边使着吃的劲在啃甘蔗。

双胞胎同样穿着新衣服在下面玩闹着,银铃般清脆的笑声格外动听。

哪怕是昨晚吵了一架,这会高兰妹也抛之脑后了,脸上笑意就没有停下过。

姚成军也吃过早饭了,他这会正兴奋地拎着装满年味的提篮往车棚走,要回村里吃年饭了。

赵军在后面喊了一声:“二哥,摩托车我们这边可能要用,你骑自行车回去行吧?”

北边养殖场的、鹅的数量一直保持着动态平衡,所以哪怕过年,那边也一直有在守着,除了何伯何杨叔还有养殖场的核心技术员也被赵军用三倍工资留下来加班了,晚些时候会一起过来吃年饭。

姚成军听了,也没做他想,说管,他都可以。

然后拐了个弯,将大提篮拎到自行车后座上绑好,再将一年来长高、长胖了不少的大儿姚水兰抱到车前杠上坐着,骑着车出发了。

要知道一年前,姚成军连自行车都没得骑,东西都得肩扛手提的,如今有自行车,又快又轻松……骑了十几分钟,姚成军发现也不是那么轻松。

前面大闺穿得厚,连带衣服得快有六十斤了,后面提篮里装得满满的,别的不说,光玻璃瓶装的水果罐姚成军就放了十瓶,原想着侄子们好似很喜欢,去年年边姚母开一瓶给几个孩子们分着吃,和吃似的高兴,一块二毛钱一瓶呢,的确是贵,也是真的沉。

骑车没一刻钟,汗都快出来了,姚成军停下车,将大棉袄脱下来,让姚水兰抱着,正好可以给她挡风。

第章

赵磊昨回来时, 经过下湾村,特地开车进村绕到姚家门前,将赵军、姚晴天为姚家准备的各色年礼送上, 礼不轻也不重,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可赵军、姚晴天如今是家大业大,这中规中矩年礼简直明晃晃打脸, 姚家长媳陈玉一张本就不算白皙的脸此时乌云密布,黑得就差加水能研墨了。

陈玉这一年来心里一直堵着一气,就等姚成军、姚晴天两兄妹今年回来过年时, 她高低要做些什么, 出了这心中的郁气,不想到了腊月二十九, 两家还没有回来的痕迹,姚晴天这个出嫁的年礼和初二回娘家的礼居然都托捎带过来,这不隔山不隔水的是打定主意不回来过年了?

姚父姚母脸色平常,姚成田特别热,虽然那些年礼里面属于他们家的很少, 好似一点不在意,连夏小雨都满脸笑容地让赵磊一家去屋里喝茶水,还夸赵磊儿子长得好,问赵昕悦这个外甥多重了……

赵磊归心似箭, 简单拉扯两句就发动三车开远了。

车在县城已经不是那么罕见了,在村里还是出现一次惹眼热一次, 一路驶过看见的都要停下来张望好一会。

这一年赵磊时常回村里, 不是骑着摩托车就是开着三车,风无二,而姚家哪不知道那些车都是赵军和姚晴天买的。

其实姚成才贩卖也比光种地家强, 可分家后他家的开销也大了,和姚家兄妹一对比,明显成了条件最差的一个,有道是,气死,陈玉和姚成才本身就不是多有修养的,哪里能心平气和。

陈玉傍晚就拎着篮子回娘家了,晚上**点钟,天都黑透了,姚成才去接了才回来,回来后到厨房一看,冷锅冷灶的也没给她留饭菜,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做事粗手粗脚的,盆碟碗筷摆弄得乒乒乓乓响,铁皮桶往地上放的时候更是哐哐当当在夜里格外响亮。

姚母大概也有气,没管陈玉家三个孩子梳洗,关上房门熄了灯早早趟床上去了。

第二天大年三十,村里喜气洋洋,到处是小孩嬉笑的声音,时不时还有一两声炮响,空气中有幽幽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