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到城市里去。如果繁华迷他眼,他再顺理成章把
送到科班去进修。
但姜特拒绝了他。
姜特抱着黑马的脖子,用哈萨克语与它说了几句,才转向应隐。
“不了,听说那里很热闹,我不会适应。”
“那你接下来的打算是?”
“回到阿勒泰,过我原来的生活。”姜特关上马厩的门,陪着应隐走到月光下,“你呢?”
“回到宁市,过我原来的生活。”
话音落下,姜特笑了一笑,“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直来直往的山风,下了山太久,也懂得拐弯了。
“你说。”
姜特注视着她流溢着光彩的眼睛。
最初接受栗山的邀请,是他给的价格很吸引
,这份工作与他过去放牧的生活也截然不同。后来,在只有一张沙发和一台电视的简易影音室里,他反复温习她的脸,从架腿而坐的不耐,到合掌抵唇的专注。那间屋子的气味至今还在他鼻尖,只要一想起,他脑海里的荧幕就被点亮。他从没遇过这么多面的
,试图分清她的真实与做戏。
见她第一面前的一晚,他辗转,彻夜未眠。见了真
,才知道自己此前有关她的想象是多么按图索骥单薄可笑。她很
彩,远超美丽。
新年夜,他也迷茫惊痛过。
那么多亲密戏,他从不坦然,也说不出问心无愧。
她每一次
戏不分时恍惚,下意识地向他求助,他总是义无反顾,心里
像有尖刀刺痛。那当然是他的僭越,他明白。
白榄进组后,本着前辈的义务和
惜天才的怜悯,自发地教他很多,关于如何调节自己,如何
戏和出戏。
“为什么一定要出戏?”
“因为你不是哈英,她也不是尹雪青。”
“重要吗?”
“不重要吗?你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
,要当姜特,而不是戏里的
。”
“姜特也没有得到什么,他被闯
,然后失去,相逢和告别都不由他作主。”
白榄发现自己教不了他。她有理论,但理论从来都会在生命的直觉面前失效。
“你让我想起一句诗,梦里不知身是客。”她呢喃地说。
“栗山教过我了,但我还知道另一句。”
“什么?”
“但愿长醉不愿醒。”
我这一生都会记得你。
姜特注视着应隐流溢着光彩的眼睛,微微勾唇笑起来,“再会。马是哈萨克
的翅膀,我飞向
原,你飞到你想去的更高地方。”
应隐怔了一怔,也跟着笑:“这算不上‘不知该不该说的话’。”
“那就是我文化不高,还没有领会你们的客套话。”他双手
兜,穿得还是那么单薄的一身,身板笔挺,伴着应隐走远了马厩。
身后并行的脚印短短的,只有一截。
“如果我问栗山要这一匹马,他会不会批准送给我?不过,它从阿恰布去阿勒泰,也很吃苦。”
闲聊话短,没几句,断在了眼前那个男
的眼眸中。
姜特对他点了点
,脚步站停,对应隐道别:“再见。如果你有时间,下一次要在六月份来,那时候你会看到很多花,比如贝母花,灯笼花,毛莨花,还有车轴
,以及苜蓿花,它们开了漫山遍野,比现在好看很多,雪岭云杉适合在清晨和黄昏的时候看,那时候树梢会挂上蓝色的雾气……还有……”
姜特垂下脸,北疆之美,他说不尽,便到此处辄止住,细微地笑了一下:“千里共婵娟,阿恰布和阿勒泰有同一个月亮,祝你一切都好。”
这样的道别该算是体面而从容的。他注视着应隐走到商邵身边,被他搂到怀里,在融化得很薄的雪地上渐行渐远。
阿恰布的清晨通常由
挤牛
开始,但这一天注定不同,是由直升机的螺旋桨声唤醒的。
剧组还有器械道具要清点装运,走得没这么快,因此应隐是最早离组的。她有邀请过白榄,但白榄有白榄的清高,即使眼眶数次被应隐的表演盈满热泪,当面时还是淡淡而客气,说等首映时见。
最焦
烂额的是现场的制片组,像制片主任、生活制片还有七七八八的一堆带制片名
的,活儿都杂得很,跟剧组管家似的。别的组都陆续走了,只有他们还得留下收尾善后,结款的结款,清账的清账,复原的复原,谁丢三落四的忘了个什么,也都找罗思量。
真要离开时,村里的护林员兼邮差找到大
车。
大
车的引擎已发动了许久,就等罗思量一
了。他站在台阶上,扭
问:“老乡,有事?”
“这里有一封信。”
“信?”
邮差刚从山上巡山护林下来,翻动绿色邮差包的翻盖,在里
摸索一阵,真给他找出一封。
那信已经不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