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请教你,希望你不要嫌弃。”
阿檀心里不安起来,很是推让了一番,后面还是姜氏发话,硬让阿檀收下了。
少顷,姜氏带着宋佩云起身告辞。
陶嬷嬷走了进来,道:“二爷吩咐,叫府上备了马车,送宋家的表姑娘回府,三夫身子重,且歇着,我们替您张罗好。”
姜氏面上有光,笑道:“多谢二伯了。”
宋佩云怔了一下,旋即回过来,她的眼睛几乎发光,勉强克制着自己的笑容,温雅娴静地一福身,道了一声谢,而后款款地随陶嬷嬷出去了,腰肢挺得特别直。
阿檀的一直很平静,什么也没说,那朵绢花也不过放在了案几上,她自己回去了。
回到房中没一会儿,陶嬷嬷过来叫她:“二爷要喝茶,叫你端茶过去。”
“嗯。”阿檀慢吞吞地应了一声。
陶嬷嬷看着阿檀蔫的色,直叹气,劝道:“我也不知道你又和二爷耍什么小
子,差不多也够了,要说二爷是真的疼你,若换个别的
家,哪里能这样纵容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把二爷的
分给造作没了。”
阿檀沉默一会儿,点道:“是,嬷嬷说的没错,是我不知轻重,忘了上下尊卑之分,
后都改了,再不敢了。”
陶嬷嬷也不料她一说就通,半信半疑的:“好了,快去吧,别让二爷等。”
丫鬟沏好一壶雀舌兰,阿檀端进秦玄策的房中,默不作声地奉上去。
秦玄策坐在那里,接过茶,喝了一,端着一脸严肃的
,语气却有些不自在:“还生气?”
“没有,不曾生气。”阿檀垂下眼帘,不看秦玄策。
秦玄策咳了一声,地解释了一句:“方才我叫
送宋家的
子回去,是为了答谢昨天她在园子里对你的友善之
,没别的意思。”
“二爷做的事,自然有您的道理,不必和我说。”阿檀的声音娇娇软软的,温顺得很。
秦玄策有些焦躁,如今这形,仿佛骑虎难下,他隐约觉得有些不太对味的地方,但他分辩不出来,阿檀不舒服,他也不舒服,好像被
生生架在火上烤着,浑身难受。
他地吸了一
气:“你到底要如何?要和我怄气到几时?”
她现在不但不搭理秦玄策,还自作主张,把自己的枕和物件都搬回原先的房中去了,俨然一副泾渭分明、两不相
的状态,气得秦玄策牙痒。
阿檀摇了摇,轻声道:“我没怄气,怎么你们一个两个的都说我不对,二爷问我要如何,我却不解了,您自去娶您的夫
,我不曾拦着、也不曾说您一句不是,您不依不饶的要怎样呢?”
“阿檀!”秦玄策无奈又恼火地叫了一声。
阿檀安静地想了片刻,终于恍然大悟起来:“哦,原来二爷问过我喜欢哪个姑娘来着?”,她思忖了一下,“那您还是娶方才那个宋姑娘吧,我觉得她挺好。”
作者有话说:
这里已经是矛盾的最高了,男
差不多狗到
了。咳咳,男
不狗,到时候不好意思往死里整他啊(死里整,字面意思的)。
第5章
秦玄策前面虽然确实说过“你觉得哪个子合宜, 我就娶哪个”,但此刻听得阿檀这样回答,不知怎的,他却觉得一
气堵在胸
, 郁闷难忍, 他勉强保持着镇定的声音,问道:“你觉得她哪里好?你可分辨清楚了, 她是否个贤良之
?”
“贤良什么的我不晓得, 至少宋姑娘子好,少有的温存和气。”阿檀的声音又轻又柔, 色也是恬静的, “二爷脾气粗糙, 若是寻常娇生惯养的
儿,未必能体恤您的心思, 两下里吵起来就糟糕了,还是须得像宋姑娘那样的才好。”
秦玄策的嘴角抽了一下,把茶杯重重地放回案上:“我脾气不好?哪里不好?我若是脾气不好,还能由得你成天给我使脸色看?”
“您经常凶我, 说我笨、说我懒,原先还时不时欺负我。”阿檀一脸认真,望着秦玄策,轻声说给他听,“我若是出身高门大户,有父兄给我撑腰,我定要生气的, 再也不理您了, 可我只是个婢, 不敢罢了,我的
子也不好,矫
、小心眼、
生气,您看看,千万别找我这种
子的,若不然,三天两
惹您不悦,
子就没法过了。”
她的眼睛极美,妩媚如春水,清澈如月光,她又在耍她的小子了,可是那般娇滴滴、怯生生的态,只消望他一眼,便令他败落了。
秦玄策沉默了一下,气也不是,恨也不是,他的胸又开始抽疼,好像最近时不时就这样,半晌,叹了一
气,抬起手,想像往
那般摸摸她的
。
可是阿檀却下意识地把一偏,避开了,她的脚尖蹭蹭,又退后了一步,低了眉眼,轻轻地道:“二爷若无事,我先下去了。”
说罢,也不待秦玄策答话,她转身就走了。
秦玄策的手僵在半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