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娇婢

关灯
护眼
娇婢 第11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求救,崔则不忍坐视,遂留下协助赈灾。

很快,听闻太子的病居然好转了起来,不但朝中大臣,连普通的百姓也为之欢喜,都说道这大约是东岳帝君显灵了,降下福泽予太子。

不久后,秦玄策从渭州传信回来,只有短短四个字:“无恙,待归”。

阿檀放下了心,觉得今年大抵是个好光景,什么都是好的。

又过了些子,到了中秋,因着高宣帝病体未愈,今年宫中的中秋宴也不办了,魏王周到,遣往各官员家中,送了内庭御制的月团饼和各色瓜果。

虽然傅成晏不在长安,连武安侯府也收到了魏王的节礼,因武安侯府只有眷,来送礼的是一位老嬷嬷,其衣饰富丽华贵,后面还跟着众多宫相从,显然在宫中的地位不低。

除了糕饼瓜果等物,那嬷嬷另外拿出一个赤金匣子,呈奉给阿檀,客客气气地道:“婢乃是杜娘娘身边伺奉的宫,听闻前些子,云都公主对傅娘子有些冒犯之处,娘娘十分过意不去,着婢给傅娘子送一件小玩意,聊表心意。”

上位者赐,不敢辞,阿檀恭敬地收下了。

待那拨走了后,阿檀打开匣子一看,却着实吃了一惊。

匣子中是一对珍珠,皆有鸽卵大小,色泽鲜红,明艳如火,气象万千,纵是在白里也灼灼生辉,耀眼花。

这是稀罕物件,阿檀没有见过,后来还是元嬷嬷出来看了一下,琢磨着这像是传说中的夜明珠,遂拿到暗处看了一下,果然,越到暗处,珠光越盛,宝气四溢,明如火烛,令惊叹。

阿檀觉得很有些不妥,叫了崔明堂过来,说了此事。

崔明堂看了那对夜明珠,也是惊异,沉思了一下,对阿檀道:“这是魏王向姑父的示好之意,无妨,如今太子渐渐好起来了,魏王自然要加倍谨慎,这东西你先收着,待姑父回来,他自会斟酌处置。”

阿檀对朝堂之事一无所知,崔明堂既这么说,她也就暂且放到一边去了。

这一天的夜里,雨下得很大,秋天的雨和夏天的雨大抵又不相同,冰冷而生硬,噼里啪啦地砸在屋檐上,嘈嘈切切的,不停不休,窗纱都泼得湿了,浸透了秋的凉意。

丫鬟在屋子里点了琥珀松香,这个味道清冽而燥,带着一点辛辣的调子,烟径逶迤在云锦帘帐间,驱散了秋夜的湿,似乎又温暖了起来。

却让阿檀想起了他身上的气息,仿佛类似,她有些心烦意起来,直到夜了还睡不着。

正睡意朦胧中的,突然听到外在说话,声音有点急促。

阿檀立即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地道:“怎么了?”

元嬷嬷的声音道:“娘子,有贵客来访,您是否要见?”

夤夜上门?

阿檀揉了揉眼睛,问了一句:“是什么?”

“太子妃殿下。”元嬷嬷的声音压得低低的。

恰在此时,天上炸开了一个响雷,轰轰隆隆。

阿檀遽然一惊,吓得睡意全无:“快扶我起来。”

荼白和雪青急急带着一丫鬟,掌了灯,拢起帘子,为阿檀更衣穿鞋,发稍微挽了个盘髻,也来不及仔细妆扮,匆匆迎了出去。

玄甲军士兵守卫在庭院中,风雨如注,他们立在廊前阶下,如同一柄柄笔直的长.枪,锋刃锐利

太子妃就在门外。

她站在屋檐下,披着一袭蓑衣,身影几乎淹没在夜色里。

夜已经很了,雨越下越发,秋风裹着寒意,从四方八方席卷而来,宫手中的琉璃风灯摇摇晃晃,火光明灭不定,照着太子妃的脸,溅湿着雨水,惨白如雪。

阿檀见过太子妃两次,无论何时,太子妃的姿态都是雍容优雅的,她温柔随和,却又带着高高在上的尊贵,一举一动,堪称完美,无可指摘。

但此时,她浑身湿淋淋的,带着几个宫,在这风雨飘摇的夜晚,立在屋檐的影下,如同一抹幽魂,仿佛风吹来,她就会离散而去。

阿檀慌忙上前:“不知太子妃殿下前来,有失远迎,请殿下到前厅说话。”

太子妃一拜,她的声音沙哑,在风雨中听过去有些瘆:“母后有要事相托,求傅娘子即刻随我进宫。”

这番形,委实过于诡异,阿檀哪敢贸然应承,她不着痕迹地退了一步:“皇后娘娘有何吩咐,可否待我明再觐见?”

秦玄策留下的两员部将李亦江和陈长英此时闻讯都赶了过来,他们沉默不语,只是站到了阿檀的身后,将手按在了剑柄上。

太子妃突然跪下了。她身后的宫悉数低俯身。

阿檀惊骇莫名,急急伸手搀扶:“殿下这是何意,快快请起,折煞我了。”

“太子薨了。”太子妃抬起来脸来,用凄厉的声音说道。

阿檀的手顿住了,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一时间,脑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