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画了!”
“但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有的。”
祥云书坊的东家饮了一
茶,道:“拖着拖着,等到了年底还没有,那他们也早就忘记了此事。即使没有忘,那年底张大
调任之后,难道周家还敢打上门来?”
“若他真的敢,那我祥云书坊,也不是吃素的!”
掌柜的略松了
气。
也对,张大
调任之后,那周家少爷也就不足为惧了。毕竟祥云书坊可是北方最大的一个书坊,多年经营下来,在读书
的圈子里广受好评。
就是与朝中的几位大
也有点香火
,毕竟自家每次替这些大
们刻诗集,都是尽心尽力,尽善尽美的。
周公子真的做得太过分的话,东家也不是没有法子治他的。况且也就一本画册,真的没有周公子顶多也就恼怒一番,要说怎么为难,怕也是没有。
这样一想,掌柜的就不急了。
不过他也提醒东家,“东家,这第二册 ,还是得去催一催啊。”
“因为这本画册比话本还好看,而且里面也没有什么污言秽语,书生小姐的,所以有些闺阁
子也派
来买。更别说那些家里有老
、孩子的
家了,都说即使是不识字的,但只要看着上面的图,也一看就明白了。”
“有些聪明的,还能借此识得几个字呢。”
“东家,这本画册挣钱了啊。”
祥云书坊的东家犯愁。
他当然知道赚钱了,不但知道赚钱了,他还知道具体赚了多少钱。
因为送到许家的银票,就是他亲自送过去的,为表诚意他当时还特地拿着账本过去解释了一番,所以没有
比他更清楚。
长久以来跟读书
打
道的经验告诉他,不能在这种地方使小手段。毕竟谁也不知道今天连饭都吃不起的某个酸秀才,会不会一场科举之后就一飞冲天,成为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大
物。
难道到时候再被
找麻烦,会比现在坦诚以待简单?
因此他做生意都很诚实,说好了给多少润笔,就给多少润笔,说好了要怎么分,那就怎么分,毕竟不是只做这一回生意的。
当然了,有些
才学平平,只配给祥云书坊抄书。但有些
,则需要他这个东家捧着银子亲自上门相求。
还可能求不到!
这次的画册便是如此。
在去许家的路上,祥云书坊的东家可是琢磨了好几套打算的。
许家
财,那他该如何;许家
名,那他又该如何。
甚至于见到许淙这个小童他应该如何说话、如何吹捧、如何让他答应一个月,或者三个月、半年,哪怕是一年画一套画册出来。
但没见到
!
而且小童他爹,许县令还滑不留手,什么话也没承诺!
只要一想到没有新的画册,他将要到手的大笔银子就要不翼而飞,祥云书坊的东家就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毕竟这些
子他在府城坐镇,已经看着很多
前来询问第二册 了,其中不乏有
愿意出一两银子、十两银子。甚至是刚才来的周公子,已经出到五十两银子了,就为了比别
更早地看到后续。
那可都是银子啊!
要不这次不印三千册了,印个四千册?
不但要往京城送,还要往临近的江陵府、成都府也送去一些,听说许县令是庐州
,那不如也分几百册,送去庐州?
想着想着,他问一旁的掌柜,“你说,要怎么才能让一个三岁,不,四岁的小儿再画一本,或者好几本画册?”
掌柜的想着自家的孙子孙
,犹豫,“要不,给他一块糖?”
闻言祥云书坊的东家翻了个白眼,要是一块糖能解决,那别说一块糖了,一箩筐的糖他都能马上送到许家去。
这事啊,还得他来想办法。
……
许淙并不知道府城有
绞尽脑汁地想着要如何才能让他一个月,最好是一天画一本画册出来,他在忙着一件大事。
再过一个月,就是他的生
了!
六月初二,非常好记。
这次的生
,是他来到勉县之后的第一个生
,也是和渣爹许明成一起过的第一个生
,跟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必须受到重视。
于是某一天,他就提醒渣爹,“爹,我六月就过生辰了!”
今年过春节的时候他没反应过来,又让渣爹拿一本经书把他
的寿辰糊弄过去了,但这一次可不能再这样,必须要让他费时费力地准备!
“爹,我的礼物准备好吗?”
第一次问的时候,许明成还有些诧异,后来许淙问的次数多了,他就老在在地回答:“准备好了,放心吧,你娘都说好。”
这么快就准备好了?
许淙一边不忿,一边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