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卖出去之后,他就不高兴了。”
“若是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好?”
“哪有你这样做爹的。”
许明成诧异地看着她,解释道:“淙哥儿已经不生气了,我刚刚已经跟他说明白了,往后他想画就画,只要不是太出格,我都由着他。”
“临走的时候,他还说要每年画两本呢。”
想到这里,许明成觉得好像有些疼了。
这一年一本也就罢了,若是每年两本,还都是和之前两本类似的,那他觉得自己过些年恐怕真的要如画册里面的那般,英年早秃起来。
但金氏却没有他这样的烦恼,她听到淙哥儿已经不生气了,于是便也高兴起来,“淙哥儿真的这么说啊?”
“那敢好,其实娘还是挺喜欢淙哥儿的画册的,我时常看她老
家将之前的两本翻来覆去地看,若是多画些那也不错。”
但金氏想了想,又有些担心,“不过一年两本会不会太多了?淙哥儿还小,还是要以功课为重的好,老爷你可要看着他些。”
许明成点,“我有分寸。”
等金氏满意走开,还吩咐丫鬟给他上茶,许明成又诧异地望了高兴着的金氏一眼。但看了看又没发现什么不妥,于是便抛之脑后,沉思起别的事来。
第章
许淙抱着钱匣子,美美地睡了一个午觉。
睡醒后,他就开始琢磨起来。
既然一本画册每年可以给他赚近一百两银子,那么多画一本,让一百两变成两百两,便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了,他一点都不排斥。
当然,最主要的是画一本三十到四十页的画册,并不会花费他太多的时间,每天抽出小半个时辰的时间画两三页,一个月便能画一本,满打满算一年能画十二本。若是每天花更多的时间,那么一个月画两三本也不在话下。
不过一个月两三本,那是许淙绝对不会考虑的事。
因为他也很明白,读书科举才是他目前阶段最重要的事,除非许明成丢官,全家欠了一的债,不然他不会什么都不管,只顾埋
画。
那许明成会突然丢官吗?
很显然不可能。
所以许淙的画画进度就很慢,只有闲暇时候才会拿起鹅毛笔,画个一两张,偶尔兴致来了但一天也不会超过五张。五张画完他如果还想画,那就随便画一画,将灵感记录下来,等以后修,其他时间都用来读书。
就这样慢慢画着,等天气转凉,屋里屋外的菊花都开始凋谢的时候,他就把《许家村二三事》的第三册 大致画完了。
“青木,这些屋子和桌椅就给你了。”
许淙挑出几张画纸递给青木,让他把里面的背景填充进去。
青木双手接过,认真点,“是,少爷。”
因为第三册 主要画的是县试,所以出现了很多的屋子、围墙、号间、桌椅等等东西,这些是物活动过程中所处的背景。
有赶路途中的、有登门请结保途中的、还有考试时候的搜身、考官巡视、主角奋笔疾书等等各种各样过程中的。
虽然许明成已经去信给祥云书坊,让他们不要再跟说画册里面的小
是许淙,而是说那是许淙观察到的族中子弟。
但许淙想想觉得不是很保险,所以他决定在第三册 的时候要把主角画得尽善尽美,各种物、背景也要很好,力求一举挽回自己的光辉形象。
最好是让以后一想到《许家村二三事》的主
公,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刻苦读书的小孩,而不是动不动就哇哇大哭、还会摔得四脚朝天的秃
娃。
因此许淙非常重视第三册 。
等青木开始用尺子和削尖的炭笔画一间一间的号间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看,时不时提出自己从孙大郎处得到的灵感。
“这里要加蜘蛛网,这里加片污渍,这里应该有青苔……”
青木画着画着,疑惑道:“少爷,号间怎么的啊,还有蜘蛛网?”
“就是的,”许淙肯定点
,“孙大郎说他们县试的号间就是这样,差役们一年才打扫一次,有些地方还会敷衍了事。”
“他坐的那一间,就有蜘蛛网。”
“所以去考试的每一个,进去的第一件事便是擦拭自己的号间,尤其是用来充当桌子的那块木板,务必要擦得一尘不染,不然后面会污了考卷。”
青木顿时就同起来,“没想到孙少爷居然还擦过蜘蛛网。”
许淙也没想到考场的环境是这样的,心有戚戚地点,“是啊,孙大郎说他去考县试之前,他曾祖父还让他在家里自己收拾书房、自己研墨、自己裁纸、自己洗笔等等,但即便是这样进去之后也是一阵手忙脚
。”
“他还看见有连擦桌子和研墨都不会,考着考着,要么写出来的字浓淡不一,要么就是一不小心污了考卷,多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