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关灯
护眼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第9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淙哥儿虽然聪慧,但也不过才九岁,满打满算才学了六年,还真不一定能考过那些学了十年八年,甚至是二十年的

毕竟老爷刚刚也说了,院试并不算难。淙哥儿会的东西,家也会。而淙哥儿会,家不会的东西,院试还不考。

这就让为难了。

许明成是真的觉得为难,别看他之前在许淙面前,一副‘小三元’很好考的样子,但心里也是有几分打鼓的。

好考的话,就不会这么多年一个都没有了。

回来之前,他的打算就是淙哥儿考个秀才就行,名次什么的不太要紧。毕竟秀才名次考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多的是秀才第一的考不上举,因为两者的难度是不一样的。相反乡试第一,往往春闱会榜上有名。

所以他之前的目标一直是乡试。

但现在淙哥儿连中两元。

许明成低喃,“让我想想,让我好好想想……”

第74章

想明白了的许明成让许桥跑了一趟庐州城。

于是半个月后,当几辆马车低调地来到了庐州,坐在马车上的长须老者就看到不管是茶馆酒肆还是街巷角,们都热热闹闹的。他们或是独自一拿着一本书,或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看一本书。

不管是大还是小孩,都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哄堂大笑。

“……这是庐州?”

长须老者,也就是闵学政疑惑,“这样的场景,哪怕是在京城也是不多见。难道一年过去,庐州竟然多了这么多读书?”

他的长随低声问:“大,可要让小的去打听一二?”

闵学政点,“可,不过莫要太张扬。”

长随点,“是,大。”

然后没过多久,他就带着笑意回来了,“禀大,是祥云书坊闹出来的动静,他们出了一本叫做《科举记》的怪模怪样画册。”

“里面的小先是在村里读书,然后就去县城参加科举,一路从县试考到了院试。大您看,这本书里没有多少字,但全是画,不管是八旬老翁还是三岁小儿,都能看得明白,所以识不识字的都会买上一本。”

“有些店家还会多买几本,留着招待客,”

“《科举记》?”

闵学政咀嚼着这几个字,然后询问:“这是谁所画?”

长随:“回大,是许淙。”

“祥云书坊的伙计说,这本画册是一位叫做‘许淙’的孩童所画。这位许淙是难得一见的童,他自幼长在乡间,三岁时随长辈到父亲赴任的地方,因为常听父亲提起家乡,于是便照着乡间生活,画出了一本画册。”

闵学政好,“才三岁便已如此聪慧?”

长随回答:“是的,大。”

“伙计说当时其父感其孝顺,便拿去刻印欲送予亲朋。结果他们东家一见之下惊喜万分,劝说其父将画册刻印售卖,如今六年过去了,许淙一年画一本,如今已画到了第五册 。这事祥云书坊的自豪得很,逢就说,好些客都知道。”

长随又笑道:“大,这事说来好笑得很。”

“今年这个许淙要下场,所以并未画第六册 ,祥云书坊的被买客们催促,只好把前面五册再印一些出来搪塞,还往各处散了些。”

“寻常百姓还好,以前没买到过,所以欢喜得很,但那些有钱的公子哥儿却都本本买过了,所以小的过去的时候,还有到他们书坊闹事呢,说自己要看的明明是第六册 ,不是这些已经看过了的。”

“祥云书坊的好说歹说,还承诺等许淙考完,马上就催他画第六册 第七册,好悬才把那几个公子哥儿劝住了。”

闵学政将画册翻开,随问道:“这个许淙今年要下场?”

长随点,“伙计说是,大,这些也是不识趣,家小童今年正是要紧的时候,哪里有时间画这个劳什子的画册。”

“听说这小童,还是庐州呢。”

闵学政嗯了一声,没抬

长随见他没有别的吩咐,便跳上前面的车驾,让车夫往前走。不过走着走着,他便听到后方的车厢内传来了哈哈哈的笑声。

……

六月中旬,已经复习完第一、第二、第三的许淙信心满满地爬上了马车,和许明成一起前往庐州城。

得到了院试真题的他,觉得自己变得更厉害了。

所以他一上车就对许明成道:“爹,你的大红包准备好了吗?考中秀才奖一份,考了第一名奖两份,不能耍赖哦。”

他之前拿到的红包是十两银子一份的,所以如果他这次考中了秀才,就能再得到一个银元宝,如果考中院案首,那就是二十两!

双倍奖励,双倍惊喜!

家里给的奖励,再加上官府那边的赏银,还有成为禀生之后,他每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