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早要知道的。还不如直接说了算了。
洪社长自然知道沈家树是和那个陈师傅说好了什么的,但是他现在也不计较这个。
只要能给公社创收,那就是好事。
而且他现在心好,也不愿意去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行,你写申请,回盖章,送去县里知青办。”从别的农村调动一个知青,这事儿不难。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明天见。
第7章
这年要从一个地方调知青去另外一个地方, 虽然不算特别容易。但是只要理由正当,也是可以的。
毕竟知青的任务就是建设农村。
正好农村需要这个才,那就可以合理调动。
沈家树给的理由就是需要这个才搞建设。
盖章签字, 送去知青办。跟着申请书一起的,还有沈家树拎着的大袋瓜子。
到了知青办就开始给大家发瓜子, “这可不是买的, 这是咱们公社的特产。让各位同志们尝尝。这不是犯错。大家都放心吃。”
这年瓜子虽然不稀罕, 但是也是很受广大
民群众喜
的零食。
大家尝了尝, 还是甜的。
这自然是沈家树搞的新味瓜子了。确实也是让大伙儿尝尝鲜。
在大家吃着甜瓜子的时候, 沈家树就把申请提了。“咱公社现在有了自己的瓜子???厂, 又开始种瓜子了, 后续还要扩建厂房, 还要给农民同志修房子。这都需要建筑方面的
才。”
“本着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我们决定还是请知青同志来帮我们建设。”
“这个才是我多方打听才打听到的。我一去建筑队打听,大家都知道这
。”
知青办查了一下陈一建的档案, 发现家庭背景栏确实是填报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建筑队的。
陈一建当时填报的特长也是建筑相关。
本着本地才要为本地建设做贡献的原则, 知青办同意了这个调动。
沈家树帮着知青办的主任剥了一捧瓜子,看着他们将调令寄出去了,这才高兴的出门。临走的时候还不忘打广告,“我们瓜子厂马上还有油瓜子,你们要是定,就内部价, 比供销社便宜许多呢。”顺便留下了订货电话。
走了一段路, 终于见到了望眼欲穿的陈师傅。
看到沈家树点, 陈师傅高兴极了。“真的成了啊。”
沈家树道, “能不行吗, 费了我几斤瓜子, 我还给剥瓜子说好话,不容易。”
陈师傅都被他说得不好意思了。
沈家树道,“陈叔啊,你孙子可一定要和你说的那样有用啊。要不然到时候我们建筑队还要把你请回去。而且是无偿的。谁让你骗呢。”
“我咋骗呢,保证没骗
。我家一建就是有出息。他要是做不来,我就去和他一起下乡,在你们公社养老了。”
沈家树听这话就放心了。有兜底就成。
他笑道,“那就成。这样我也好差。你就别急着给那边联系写信了,免得让
以为咱走后门了。”
陈师傅:“……”
“等回来了,还怕没机会说话?”
陈师傅觉得言之有理。
最后忍不住问,“要几天能到?”
“我让贴了加急的。快则七天,慢着半个月?”
陈师傅:“……”罢了,几年都等了。
……
在遥远的西部乡下,村里正在盖小学。
一个年轻站在建筑工地上指挥着大家,“那边地基要挖
一点,你这都不平。不能这么将就,容易出问题的。”
“边那边,那边你们量了没有?四个角竟然都没拉线衡量过,你们到底建过没有啊?”
“哎对对对,地基就是要这样建的,你这有点真功夫。”
下面活的老乡烦了,“你谁啊,在这里喊啥?”
陈一建摸了摸自己被风吹皱的脸,“我是隔壁大队的知青,我看你们在这修学校,就过来帮忙的。”
“要你个瓜娃子帮啥呢?回去回去,别在这里捣。你们这些知青就是
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够的。吃
饭的,别再这里躲懒了,回去
活去。马上秋收了,还跑这躲懒呢。”
陈一建:“……我不是躲懒的,我是来帮忙的。我从小就在建筑工地长大的。家里都是做这个的。”
“谁管你啊,赶紧走开。咱这么多还要你一个毛娃娃指手画脚的?”
“……”陈一建内心再次受到了打击。
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这些年来,他虽然离开了家乡,也没能在建筑队工作。但是一直攒钱买书。看了许多建筑专业的书。他一直没放弃自己的所学,总想着有一天能利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