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是通过‘小同学’存储在系统里的知识来应付李淳风,而是就背过了,背熟了,不敢忘。

她知道,在如今的官场,她想要站住,必要专业素养过硬才行。

若是她的专业马马虎虎,就会被同样马马虎虎的男取代。甚至她要是九十分,也会被七十分的男取代。

唯有她做到一百分,才能守住自己的位置。

所以两位师父传授的东西,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她常复习从未放下。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熟能生巧也是正理,若是背都背不熟,再不能巧用。

别的书籍姜沃都能存起来,等着想用的时候再去搜索,唯有本家知识不行。她要不停的熟练,再熟练,才能到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程度。这跟存在系统里的其它书完全不一样。

见她学的如此扎实,李淳风的气倒是平了。

姜沃又乖乖道:“我能做官,正因是师父们的徒弟,故而再不敢懈怠,给师父们丢脸的。”

李淳风的脸色已经如其名如沐春风起来。

袁天罡适时在旁道:“学的很不错。”

“好了,淳风,生在世难免吃喝二字。且咱们自打收了弟子,新鲜的吃食就没断过,可见孩子孝心。”

至今袁天罡早起吃粥都要配茶叶蛋,天越冷他越高兴,因可以把蛋多泡几不怕坏更进滋味。

李淳风也就露了笑脸:“好吧,既如此,这锅与铲还你,赶明儿亲手做两道小菜给师父们吃才好。”

到底又嘱咐道:“这太史局内也有几个匠,专供我使用,你下次再做什么小东西,不必去将作监了。”

可别去将作监请家打锅啦!

姜沃这才把炒锅拿了回来。

媚娘听说这么不容易,就道:“那咱们去厨下吧,你这锅也特,总要告诉李厨娘怎样做,再者你也学学,好亲手做两道孝敬两位仙师。”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姜沃真正要在唐朝用炒锅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冒出一句伟大的话。

炒菜要好吃,一要火候,二要油,三要调味。当然,在这些诀窍之前,最基本必不可缺的还要有铁锅和铁铲,以上,都是这个年代的奢侈品。

首先铁器就极为值钱,现代随手能买到的菜刀,在古代寻常家都属于一份要紧财产,一定要保存好的,更别提那些珍贵的用于耕种的铁器。

国家对铁器也很看重,大唐冶炼技术是当世第一,许多番邦使团包括倭国使团、新罗使团等来朝拜时,也有想购买铁器私下运回去的。均被查处禁绝,比卖粮不卖种查的更严。

这样的铁炒锅,一般家实在也没有财力购买。

再者便是火候,寻常也不像宫里一样,大灶小灶有的是,还配烧火丫小子。再及油盐酱醋都是昂贵之物,俱李厨娘道外煮菜舍得放足官盐的就是好家啦,什么大酱与荤油都得过年才吃一回了。

除非生产力继续进步,否则炒锅是很难流通开来了。

甚至在皇宫贵族里也流行不开,因炒菜还有个致命伤:要吃个新鲜热乎。

宴席上,焖菜炖菜放上一个时辰还能吃,炒菜滋味却就失尽了。

姜沃在厨房呆了片刻,就已经判断出,只怕炒菜只能是小众产品了。

“这锅模样新鲜,太史丞教教我,咱们怎么做哇!”李厨娘是厨房的行家里手,见了新鲜的锅碗瓢盆就喜欢。

说起炒菜,姜沃脑海中冒出了最常吃的三道家常菜:西红柿炒蛋、醋溜土豆丝、辣椒炒

然后发现:西红柿,明朝;土豆,明朝;辣椒,明朝。

总之就是统统没有。

姜沃遗憾了五秒钟,将注意力转移到现有的东西上了:这会子葱姜蒜倒是都全了,青菜也有一些了,萝卜、茄子、白菜(菘)等都有了。

没有醋溜土豆丝,醋溜白菜丝儿酸香开胃,姜沃也很愿意吃。

于是想着前世的看过的美食视频里那样告诉李厨娘如何热油,如何用葱蒜香,如何下菜翻炒,至于调味倒是没说什么,李厨娘自己就会。

姜沃还像模像样总结道:“有的菜要配荤油和好吃,比如雪里蕻和腌的酸菘,有的却就是清清爽爽……麻油就好了。”她差点说成还未有的花生油。

她说一句李厨娘应一句,丝毫不觉得姜沃这个没下过厨的指点她个大师傅有啥不对,反而跟着捧哏:“呀,太史丞果然是有见识。”“嚯,竟有这样的说。”

倒是把姜沃捧的不好意思起来。

李厨娘觉得姜沃无论会什么,都一点也不怪。

毕竟她可是有仙根被仙师点中要传授仙道的呢!

姜沃觉得自己是古代科学家(预备役),但旁觉得她是占星修仙者,这就是时代的差异了。

在看病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