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8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乾当真走过来,兄弟俩躺在竹椅上并肩看云。

海棠花叶间漏下来的阳光,细细碎碎洒在他们的肩上面容上。

李承乾的面色,叫太阳一照,越发显得素白。

李治伸过去捏了捏李承乾衣裳的厚度:“哥哥,你冷吗?”他倒是不冷,但李承乾明显是身体不太好,看着瘦了那么多。

李承乾反握了下他的手。让李治欣喜的是,兄长的手很瘦却依旧有力量,也是温热的,是曾经手把手教他箭的手:“不冷,雉也不冷吧?”

李治认真对兄长点:“不冷。”

真好。

他与哥哥呆在一起,阿娘在身后看着他们。

与十年前一样。

*

就这样躺了大半,看了白云,直到开始西斜。

在微微发红的夕阳中,李承乾忽然坐起来,认真道:“雉,我有话要嘱咐你。”

兄长要训话,李治下意识就站了起来,垂手恭敬道:“兄长请说。”

李承乾看着垂手站在眼前的小九儿。

其实挺早的时候,他就想过,他这个样子做不成太子,那父皇这么多儿子,谁能接过江山?当然,甭管是感和理智,李承乾都早把李泰从他的脑海中踹了出去。

不过他要为自己申辩一句,排除李泰不光是因为厌恶的感。李承乾觉得李泰不能接手大唐江山最重要的一点是——

世家!

李承乾是一直看着父皇如何一点点打压、甚至是打磨世家的。

但李泰跟世家走的很近。

他的文学馆里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不说,朝中拥护魏王的朝臣,也多半是世家官员。

只是李泰会做样子,他知父皇对世家的忌惮,所以他跟世家子走得近,理由并不是对方的出身和家族,而是对方‘文采学问好’,是个难得的‘才子学士’。

然而,绝大多数的可都是先出身世家,才能有机会成为‘才子学士’的。

不是李承乾带着仇恨滤镜看不起李泰,而是父皇可以对世家又拉又打又用,整的服服帖帖的,李泰却做不到边用边压得住世家。

倒是雉,一直跟逃离家族的崔家子关系很好。平时言谈间,对世家也颇不以为意,哪怕他定了个太原王氏的王妃,李承乾观他都很少跟王家走动,甚至……不知他感觉得对不对,雉似乎因王妃出身王家,有点隐约的不高兴。

只对世家的态度上,李承乾觉得,雉远比那只绿肥鸟强。

可惜雉还有些年幼且子太软。庶弟中倒也有几个还好的,但李承乾感上,当然更偏向雉

这两年来,他虽然一直在东宫‘闭门思过’,出不去,消息还是能进来的。

他是从薛延陀之事后,才确定,雉不只是个柔和软的孩子,他也是个有眼光的皇子——

父皇在朝上斥责了几个臣子,道,晋王虽年幼,都知朕不与薛延陀和亲的之意,你们却只拿些腐话来劝。

所以来昭陵前,李承乾向皇帝提出,能不能让雉跟他一起来。

如果这个弟弟不觉得他这个废太子是瘟,还愿意陪他来看看母亲。那他也有很多话嘱咐他,帮助他——一个失败者的经验也是很宝贵的。他虽做不好太子,但并非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好太子。

“雉,之前……大哥说的那些赌气话,你不能往心里去。”说来,李承乾现在最懊恼的事,倒不是这场谋反,而是之前说要投奔突厥之事。

“我大唐就是最好的国度。”

“战火连天中,高祖开国解万民于倒悬,父皇更是千载难见的明君,补天裂续乾坤,朝中贤臣名将备出,西出长安数千里依旧是我大唐之土,诸国雌服。”

“将来边陲战事……”

“朝中诸多世家……”

“做储君……”

李承乾把父皇曾经言传身教传于他,一个太子应该看清的这个国家未来的道路,凝练成最要紧的数句话,告诉眼前垂手站着的弟弟。

直到夕阳落于山下,李承乾才讲完。

李治不由道:“大哥告诉我这些……”

“雉,若是你做了太子,要记得开创难,守成亦难,要多向父皇学!”

李治郑重应下来。

“那我就放心了。”李承乾似乎长舒了一气。

一听这话,李治立刻抬起来看他——虽说夕阳已然西下,但天色并不是完全黑下去的,还有些微亮光,他于朦胧光影中,看清了兄长那张一切都结束了一般,如释重负的脸。

他忽然过来拽着李承乾往外走。

李承乾:?

李治道:“我本来想着,大哥与母后说了那么久的话必然很累,想等着用过晚膳大哥歇一歇再寻你——但现在不等了,大哥跟我去看些东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