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86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我去了一趟司农寺,要了好多好多花以及果树的种子,可惜株不方便带。哥哥可以试着种一下,不知道能在长安生的茂盛的花,在蜀地还能不能长出来。”

“种不出来也没关系,听袁仙师说,蜀地本多花异,据说他还见过绿色的菊花。而且那一处又有极好的竹林……”

“说起竹林,我就想起新笋——马车上还有个大箱子太沉了没有搬下来,到时候直接让哥哥带走——里面是炊具,尤其是炒锅,给哥哥装了好几个。我还向李太史令问了好些道炒菜的食谱,里面就有一道炒鲜笋,哥哥,炒笋格外好吃,真的跟笋汤、炖笋的味道一点儿也不一样!鲜美的过了一夜还能记得!”

李承乾望着这一个个箱子,再转看着依旧没代完的弟弟。

“还有这几本书,哥哥一去就要看啊!这本薄的是我去问的袁仙师——他是蜀,那边水土与长安不同,自然许多保养之道也不同。我请袁仙师捡着要紧的述,我就写下来了。至于常用的药物,都在那只带了锁的箱子里。”

“剩下这几本,是孙医赠与姜太史丞的几本道家养吐息之方,也被我讨了来了。”

且说姜沃将医书送给孙思邈后,孙医总觉得也想给她还些什么。

姜沃对于道家养之道很感兴趣,孙思邈就将这部分的笔记都给了她。姜沃抄写了一遍,将原稿还给了孙思邈,只留下了孙思邈赠书时附带的名刺,作为又一名真迹收藏了起来。

晋王说起太子的形后,姜沃就把自己的手抄本送给了晋王。

想来太子比她更需要这些书。

李治就这样说了好久,等都代完了,这才停下来,眼看着李承乾。

*

李承乾看着他的眼,忽然想起了年少时的事儿。

那是雉五岁时候吧,父皇离开长安,巡幸歧州,命他这个太子监国。

送别父皇,他们兄弟才各自回去,他见雉小小的一个,被沉重的亲王服冠压得走不动路,索就抱着他走。

李承乾从前是个力求凡事尽善尽美的子,父皇让他监国,他就想什么都做的最好,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朝政上。

去给母后问好,待得时间都少了许多。

有一回雉忽然拉着他,非让他看自己的新书、新笔以及将作监新送来的九连环等玩器。

李承乾不明白这是做什么,只哄了幼弟两句就匆匆要走。

还是母后叫住他,笑道:“雉是想你陪他玩一会儿——这孩子就是这样,乖得怪腼腆的。想要你陪他玩,听说太子忙着就不敢直接要,所以把自己的好东西都捧出来,以为他喜欢,你也就喜欢,能留下陪他呢。”

一晃十多年了。

李承乾看着堆满了榻上的盒子。

还是想让他留下来吗?

哪怕他已经不是曾经那个众夸赞的太子,不是那个能一把抱起他,免他沉重劳累的兄长了。

李承乾原以为自己的心,就像那最后一把扔在火盆里的纸钱,早都烧成了灰,什么结局都无所谓,只要快快结束这一切的煎熬。

可是,原来心灰,也会有温度,会有那种温热感,久违地从心漫上来。

见李承乾只是一味沉默,李治声音很低,但很坚定道:“哥哥,我会回去争储君位——若是天意不佑,最后还是四哥做了太子,那没办法,你我的命将来都悬于他手,任由处置罢了。可若是我做了太子,哥哥,你相信我,以后子都会好的。”

哪怕我做了太子,也不会因我是幼弟,你是嫡长而忌讳,不会在父皇走后就伤害你。

哥哥,你要放心。

要……好好活着。

他不用说完,但李承乾都明白。

李承乾带着无尽感慨:雉长大了。

不再是那个小时候只敢眼望着他,不敢出言挽留他的弟弟了。他已经能够将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诉之于,并为之压上一切去争取。

或许自己被困在了足疾的病痛中,被困在了那之后许多扭曲的子里。

但雉是好好长大了的。

他已经能够自己撑起沉重的服冠,在众的目光中走到最高的去处。

李治说了太多话,以至于有些渴。

在他去伸手拿杯盏之前,只见兄长已经先一步拿了起来,递了过来。

李治接过杯子,却没顾上喝水,只是看着兄长——

只见兄长伸出手去拿了一个匣子过来,看了看表面的文笺打开来:“高昌葡萄种?”

李承乾看着李治摇了摇:“雉,葡萄的话,一般得种苗才行。若只是种子,还要先花一年养出苗来,从种子到一葡萄架,可能要好多年。”

李承乾把一粒种子托在手里,看了半晌:“也不知道,蜀地能不能种出高昌国的葡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