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124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姜沃走出门,正好遇到亲捧药盏的太子。『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感觉一个夏过去,太子似乎又瘦了一些。

也是,皇帝是在去岁下旨,朝臣凡有奏文皆呈太子。太子如今是一边监国,一边陪侍皇帝,每都忙的不可开

其实李治自己身体也不太好,自幼也是常吃药的,这样连轴转,对他也是一种透支。

既然见到了太子这样消瘦憔悴,姜沃不免道一句:“殿下也要多保重自身。”

不过这话说了也是白说,太子一不能扔下朝政,二不能不顾父皇,只能继续撑着。

*

见太子亲自捧着药进门,玄奘法师等都也要起身告退,皇帝谈兴不尽,依旧让他们留着,只伸手接过儿子手里的药盏,又是欣慰又是心疼道:“朕与你说了,不必每陪着朕服药,料理朝政原就辛苦,再一三回过来,岂不是更百上加斤?”

李治摇:“不,每来陪父皇用药,就是儿子最安心的时候。”

这话出自肺腑。

朝臣林立,庶政堆积,他每都像一张绷的太紧的弓,生怕出错。也只有来到翠微殿,见到父皇时,才觉得身后依旧有依靠。

只是……李治避开目光,尽量不去看父皇两鬓星点白发。

父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明显白发的呢。

是了,是从去岁贞观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过世的时候。

高士廉,不仅仅是尚书右仆,朝廷宰辅,凌烟阁功臣之一,更是皇帝放在心上的亲戚——高士廉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亲舅舅,当年长孙兄妹也曾有被异母兄长逐出家门的旧事,还是高士廉收养了他们。

而高士廉不但收养了外甥,还给她挑了一门好亲事:他一眼相中了年轻时候的二凤皇帝,把外甥嫁了过去。

因此高士廉对皇帝的意义绝非寻常臣子。

得知他过世,皇帝带上太子亲自去灵前祭拜,回来后就病了一场。

孙思邈被接进宫来请脉,也只能开药缓解,明知该劝皇帝不要悲伤动绪,但又如何能劝住呢?

而且还不只是高士廉,李治回想过去的两年,他经手的不只是一场场战事,更是……接二连三的重臣丧仪。

贞观二十一年,高士廉过世。

贞观二十二年,宰辅萧瑀过世。

贞观二十二年,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过世。

贞观二十二年,中书令马周过世。

尤其是马周,皇帝除了让他做中书令外,更令他兼任太子右庶子,显然是要留他将来辅佐太子的。01bz.cc

然而马周一病过世。

去时才不过四十八岁。

陪伴在侧的李治清楚,每一次重臣的离去,都令父皇伤感重,又心忧不已。于是近两年,尤其是今年,李治就发现父皇常如今这般,寄于谈论些佛事道论,或是与每月进宫请脉的孙医谈论些医道与金石丹药。

李治也还记得,那个叫王玄策的使臣,从天竺国带回了一些炼药师,自称能炼制长生药,父皇也曾经召到御前细问,然而到底也只是让回天竺去了。[2]

两年来,李治一看着白发如冬霜雪般,落于父皇鬓边,渐渐覆满。

李治是不愿父皇再如此伤痛了。

可偏生……

*

虽说皇帝依旧要留玄奘法师等继续谈讲,但他们见太子奉药后,依旧未曾离去,就知太子还有事要回禀,于是再次起身告退。

皇帝也就不留了。

等众退下,皇帝便问道:“稚还有事吗?”见儿子似乎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说,皇帝便笑道:“可是遇到了难事?咱们父子间有什么不能说的?”

李治将手轻轻落在皇帝的小臂上,安慰道:“父皇,您别伤心——房相,病得不太好了。”

皇帝脸上所有的都褪去了,留下一片略带茫然的空白。

李治立刻再往前一点,握住皇帝的手臂:“父皇!”犹豫着要不要去叫门外的御奉。他来之前已经特意带来了尚药局的医者,就是怕皇帝悲伤过度。

好在皇帝很快回,问道:“怎么会?朕知他苦夏,这两年夏身体都不太好。这回来翠微宫,便叫他一同前来避暑。前几不是说已经好多了吗?”翠微宫去年建好后,皇帝直接给一样苦夏的房玄龄留了距离最近的一处房舍。

李治黯然道:“儿子也是今听房相之子房遗直所禀,道其父病重,不敢不回明。”

皇帝沉默了许久:“朕明去看他。”

*

圣驾降临梁国公府前,房玄龄已经喝过了参汤。

还提前于昨夜让子孙帮着把须发梳理整洁,甚至还令仆从用‘针砂、蒲苇灰’研磨而成的乌发膏把白发染黑——正如当年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