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14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吧。”

媚娘边梳发,皇帝便道:“今你去见皇后并其余嫔妃,可要候朕下朝回来陪你同去?”

媚娘对着镜中皇帝摇道:“如此后宫微末小事,何劳陛下。”

“朕是担心有会拿身份事为难你。”

媚娘手中没有停,很流畅的将发束成道:“我进宫来是陪着陛下,为陛下分忧的。若是反过来还要陛下事事为我心,那还不如在感业寺中呢。”她自己说起感业寺便很自然,全无忌讳一般。

又将皇帝常朝所戴翼善冠为皇帝戴上,对着镜子正好。

这才对皇帝说完后半句话:“只要陛下信我,将来勿以后宫谮诉相疑便好。”

皇帝道:“朕向来信自身之断,而非旁之言。”

**

武婕妤令如沐春风。

媚娘宫后三,后宫嫔妃俱有此感。

跟武婕妤相处,总是那么恰到好处的爽落松弛——后妃之间原无需什么,只是同在后宫,每得见面、年节宴上要共同出席的同僚罢了。

因此只要没有利益上的冲突,绝大部分嫔妃,是不管武婕妤到底是什么来历的,横竖圣都给弄进宫封了婕妤了,那便按圣意来就是。

她们原担心的只是武婕妤显然得宠,若是个飞扬跋扈的她们要受委屈,如今见这样好,都是意外之喜。

唯一的例外,就是萧淑妃。

媚娘就算是一阵春风,那也是吹得她过敏的春风!

尤其是媚娘就住在立政殿后殿,险些没让萧淑妃怄死——她早看中那一处了。先帝亲自抚养皇帝,所以父子,若是她的儿子也能住在立政殿,由皇帝亲自抚养就好了。

只是二皇子李素节此时才不过四岁,淑妃想等明年儿子开始正式延师读书时就提此事的。

没想到还没开,就叫旁住了进去!

萧淑妃自是不能这么算了。

只是当她开始刁难媚娘,才发现,原本对她客气周到的武婕妤,忽然就从春风变成了滑不溜手的抓不住话柄的滑鱼,变成了浑身是刺让她一碰必要疼一下的刺猬,变成了一面南墙。

淑妃一时竟无从下手,只好先不动,看看能不能将来抓到武婕妤什么弱点。

*

而对媚娘来说,对合适的,拿出合适的态度来,实在是太基本的作,都不怎么需要经过思考,几乎是天然的本能。

故而她只放了很少的心思在应对后宫上。

在媚娘眼里,如今皇帝的后宫,跟当年那个住了七八位才的北漪园也无甚区别。

拔尖刺的,有明哲保身的,有暗藏心思的——无非与过去一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她所在意的另有其事。

*

从紫薇宫回来,媚娘如前几一般,来到后殿西侧的几间屋子——原本这里住着公主们,先帝故去后,公主都封了长公主各自开府出宫。

这也是李治征求了还未出嫁的两位妹妹的意见,如果妹妹们愿意留在宫里,他当然更愿意一直看着妹妹们,也好放心些。

尤其是晋阳让他疼,父皇生前挑来拣去,把京城所有儿郎恨不得都抓过来捋一遍,却也一直未给晋阳定下婚事——一来那几年城阳和高阳的婚事都出了岔子,二来,每次跟晋阳提起这事,她便求着父皇不肯嫁

直到如今。

于是李治原本是想让晋阳在宫里待到亲事定了的,还是晋阳公主直言道:“九哥千万别直接给我定亲,若是我不能心甘愿点的,实难过下去。”

越发给李治愁的要命,晋阳从小看起来脾气最好最像母后,但同为‘脾好’的李治,怎么不明白,越是这种看似柔和的脾气,一旦定下的事儿才难更改回转。

于是索就依着晋阳的意思,让她出宫开府去了——如她所说,在宫外公主府上,她来去更自在可以常出门,说不定能撞出自己肯点的姻缘呢。

因此这立政殿后殿西侧的几间屋子,就改成了藏书阁,存放些珍本书籍。

媚娘进宫的第二,就来到了这里,找到了她最想看的书。

先帝去前一年,做《帝范》十二篇传于太子,道‘此生治阐政之道,已尽在其中’。彼时媚娘只从姜沃写给她的信里,看到了诸如‘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等题录,心向往之。

如今,她终于伸出手,珍重而小心地抽出了《帝范》。

开篇第一卷 。

君体。

“夫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2]

媚娘一点点记诵下去。

*

若说进宫以后,媚娘有什么不适应的,那便是与姜沃见面不便起来。她既然住在立政殿后殿,再不能似从前一般,两彼此想见就可以见到。

,她与皇帝说起此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