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26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色的唇,开道:“朕欲立一位太子太师。”

媚娘亦赞同。

皇帝是想仿照当年父皇令魏征魏相做太子太师,坐镇东宫之旧例。

若是给弘儿配一个威望足够、毫无私心,且能够时时教导太子,并弹压住东宫数百属臣的太子太师,应当会好一些。

皇帝闭着眼睛,把朝上所有的重臣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尤其是宰辅——

中书令之一杜正伦甚为威严且刚正。这种做臣子很好,但若是做东宫太子太师,皇帝总觉得会出现当年张玄素等疾言厉色诤谏太子之旧事。当年兄长受不了,如今以弘儿的细致多思,只怕也受不住。

再想想下一位中书令,王玉……皇帝很快放弃了,这位肯定不行,太子还是要勤勉国事的。

帝王思绪转到门下省侍中许敬宗身上,他倒是原本就是东宫属臣之一。但皇帝早知此的圆滑:他不会如上官仪一般去太子跟前挑弄是非,但太子行为有失,许敬宗也绝不会站出来劝谏。他就是这样一个明哲保身善承上意的宰相。

其实皇帝有想过姜沃。但一来,皇子公主们都管她叫一声姨母,她素待孩子们也很和气,教导安安也很随——像好的长辈但不像能够若挈裘领,镇住整个东宫的太子太师。

二来,皇帝也已经亲自去过城建署,见过她为此劳沾尘之态,想到她已身兼两职,也实不忍再给她百上加斤。

最终,皇帝还是选定了他最信任的之一。

自晋王府起就护卫于他,数十年如一公忠体国,言行从无差池的英国公李勣。

第50章 天赋

暑热。

从大慈恩寺回来,姜沃先带着安安去换过衣裳,重新梳洗过后,才往婉儿的院落去。

院中多有梧桐修竹,遍洒凉。

陶枳见两从外进来,就道:“我算着时辰,你们也差不多快回来了,早备好了凉茶。”

姜沃和安安一拿起一盏饮了,终于觉得自内而外暑气尽消。

陶枳指了指内间道:“婉儿睡着了,娘看着呢。”

上官家被抄没之时,眷尚不能自保,何况母等仆役,早都各自流散。如今看护婉儿的母还是陶枳新寻来的。

好在婉儿已经一岁半了,母更多是起个看护作用。

姜沃撩起内间的纱帘,与安安一并走进去。娘见了她们连忙起身行礼,安安摆手,令她不必说话。

一岁半的稚童在栏车里安静地睡着。小脸儿几乎像是雪堆出来的一般细润白皙。因睡得香甜,透着淡淡的新绽菡萏一般的红润。

安安见了,不由先低声赞了一句“生的玉雪可。”

姜沃则轻声问了些娘今婉儿的饮食。

*

“姨母。”姜沃带着安安往书房去的路上,安安问起了婉儿的生辰,算了算后道:“她比妹妹小半岁。”

安安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却只有一个妹妹,且是最小的幼妹,自然更偏些。今见了个跟妹妹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便下意识算了算。

“既然是姨母的弟子,将来令月便有玩伴了。”

姜沃莞尔:“等令月再大一大,你就带她来玩。”

而两中的‘令月’,便是小公主的名字。

且说,从屡次更改年号和百官官职就能看出,当今陛下对于起名和改名,是乐此不疲的。

若说今年还有什么让皇帝高兴的事,那便是给一对儿定下了封号和名字。

先定下的其实是小公主的名儿。

皇帝想着安安为姐,名为‘曜初’,取‘出有曜’之意。那么幼的名字就先择定了月字,又选了有‘吉、善’之意的令字作配。

且令字,除了‘吉善’外,又有‘持节号召于’之意,也映衬公主的身份。

以此为幼定下名字:李令月。

封号为太平——在皇帝看来,两位公主连封号也是有关联的:安定太平,取先安定家邦后太平盛世之吉兆。

定下儿的封号名字后,皇帝又为幼子起名为‘旦’。此字也有朝阳之意。

总之,皇帝是觉得自己起名水准很妙的:如此一来,龙凤胎幼子幼的名字是一对。

而两个儿的名字又能彼此相应,可谓尽善尽美。

*

姜沃的书房里,常有吏部的公文奏疏。

安安见多了也习以为常,有时还会帮姜沃写一写。

但今,她只是坐在姜沃对面,望着桌上摆着的冰盘,看着滴滴嗒嗒融化的水珠,轻声道:“姨母,东宫事,就到此为止了吗?”

见安安是有心里话要说的样子,姜沃放下了手中的笔,专注地听着:是啊,这几个月东宫事,不单太子身处风中心,安安实则也在看着、在经历着。

永徽年间她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