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334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她注视眼前熟悉至极的面容:“太多年了。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出去好好歇一歇,看一看这山河吧。”

*

虽然已不再朝中,也不是宰相了,但姜沃还是第一个看到全部‘天后摄政事条’的

共有十二条。

是媚娘这些年代政的政见心得,是将要推行的新策。

因今岁眼见旱灾在前,第一条就还是‘劝农桑,薄赋徭’。[]

下面又有许多细则,比如姜沃当上书的‘备关中旱荒十二条’。

姜沃去取过纸笔,一条条看下去,时不时与媚娘商议。然后一如当年在掖庭一般,两边说边随手记录下来。

直到看到第七条总则“杜谗。”[]

姜沃不由抬一笑。

何为谗,那巧言惑于东宫肯定算是的。姜沃都能想象到,等来这‘天后摄政十二事条’,一旦形成明文诏令发下去,东宫里只怕一大片,见此文就怕得睡不着觉。

听姜沃这么说,媚娘摇道:“应当是今夜就开始睡不着了。”

“太子闭门读书,他们无可求。”

天后竟然令太子闭门读书,这对东宫属臣来说,就是个天后要收拾的明确标志啊。

然而,媚娘边继续在纸页上落笔,边轻描淡写道:“我是准备处置,但并不准备几内就处置了他们。”

“刀一下落下去,是解脱。”

“悬而未决才是折磨。”

就让刀高悬一会儿吧。

姜沃还好问了一句:“姐姐准备让他们都去戍边效力吗?”虽说大唐边境大,但这些年发落的也着实不少了。

媚娘摇:“我既摄政,该有些新气象才是。”

多年来,一直发落描边,也觉得有些招式用老没意思了。

姜沃翻回第一页劝农桑下的备旱诸事,举起来给媚娘看:“今岁也不愁没事让他们做。”

媚娘颔首:“是啊,总能寻到些‘好差事’的。01bz.cc”

*

把‘天后摄政十二事条’从到尾讨论了一遍后,姜沃搁下了笔。

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掖庭,媚娘就曾提起的‘匦检制度’。

即史册上武皇首创的‘自荐/举报制度’,是由皇帝掌握的铜箱,凡天下自认有才有能为之,都可以直接投信自荐。

使得寒门甚至是平民,可以不依赖世家门阀的路子,直接上达天听。

只是,还是不到时候啊。

代政跟摄政不同,摄政跟当政又不同。

这种大型制度改革,只怕还要媚娘掌政多年权柄稳固,甚至登基改朝以后,才能靠铁腕和魄力推行。

于是她对媚娘笑道:“这些摄政事条推行过后,姐姐的摄政应当就稳了。”

朝臣们也能意识到,是来到了天后摄政时代。

“有些事,可以以后慢慢再做。”她手上整理着公文,中道:“到时候我应当就回京了,陪姐姐一起做。”

*

不只姜沃想起了掖庭那一晚。

媚娘亦然。

挡在君王面前的臣子啊。

她始终要做这样的朝臣,直至今到底被权衡而免官。

媚娘接过姜沃整理好的‘事条’。

她开道:“我曾嘱咐你,不要做挡在君王面前的臣子。”

媚娘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漫然笃定:“但我想,你大约也没听进心里去过。”

“也罢。”

“毕竟后,我会来做这个君王的。”!

第204章 我为执刀,赠你尚方剑

红泥小炉上,新的一壶水正好临近沸腾,咕嘟嘟翻滚着细小的气泡。

一如姜沃现在的心

她听到眼前的媚娘说出‘来会做君王’这句话,顿觉书中那句‘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一点不错!

听其声,闻其辞,便如珠玉响于耳畔一般美妙!

如不用古言,换成姜沃会用的比喻那就是——简直比筹子账那种金币掉落的声音还要美妙很多。

虽然每次听到那种哗啦啦的金币声,她已经很陶醉了。

姜沃一时竟然无言,只望着媚娘而笑。

而媚娘将此言说出后,原本心底总似有一块凸凹不平的,有些朦胧影之处,轰然而平。

如此。

欲为君王。

媚娘起身走到书架前。

从前在掖庭时,媚娘住处不便,故而两的藏书多放在一处,时间久了,给书排列顺序的习惯也就相同一致起来。

于是媚娘很快找到了《汉书》帝王本纪那一卷。

史书之上,素来只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