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35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姜沃郑重道:“所以婉儿,不要害怕改变。尤其是不要害怕改变师父的决定。”

姜沃看着眼前的孩子:她相信,将来婉儿也会立在朝堂之上。

自己应该是她的引路,而不该是阻碍。

师徒名分,有时候天然带着一种礼法道义的压制,就像皇帝刚登基时,被各种以‘先帝’谏言,请其无改父之道。

或许将来,也会有用她来针对婉儿。

姜沃希望,自己不是束缚住婉儿的

“婉儿,如果将来,你能改变今时今师父的各种条例形策,我会很高兴的。”

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间过去,连沧海都会变为桑田,何况是世之变。

许多当年推出时大有裨益的政令,或许会逐渐变成陈规陋习。

就像科举制,从隋唐打世家垄断官职选拔才,到后来的固化,学子们多闭门学经史子集,世事不通。

永乐大帝甚至直接开骂过科举官员大部分是蠢货:“岁贡中愚不肖者十率七八!古事不通,道理不明,此可任安民之寄?”[2]

姜沃终于对婉儿说出了那句话:“一代有一代的事。”

“婉儿,师父只能按如今世事,来定今时今之计。将来的事,给婉儿好不好?”

不要害怕改变,不要宥于先之言。

这才是她想教给婉儿的,远比‘告缗令’这项政令,甚至比她此番整饬世家更重要的一课。

第2章 第三道菜

水声隆隆,但不掩师父声音之清。

于婉儿来说,这是她有生之年第一次见到瀑布,如银练垂空,飞珠玉溅,震心魄。

也是第一回 ,师父不但正面告诉她,将来的事儿要给她,还牵着她的手告诉她要如何做。

站在瀑布旁的大石上,能感受到凉凉的水珠,时不时被风吹散,拂在面上。

婉儿仰望着瀑布,也望着握着她手的师父。

师父临瀑而立,风吹动她的衣摆,色像是怀念起了许多与事。

苍碧山峦、雪练瀑布、天际云海与身边的亲,这一幕,在婉儿眼中印下。

以至于很多年后,她闭上眼睛还能清晰想起这一

*

讲完告缗令,姜沃牵着婉儿的手来到瀑布旁的亭中。

庐山上的瀑布有好几处,姜沃也不太确定李白看过的究竟是哪一处,她就在遇到的第一处瀑布处停了下来。

瀑布旁的亭子很古朴,显然有些年了。

不但外的匾额已经看不清字迹,连里的石桌石凳都已经磨的看不太清纹路了。

此时桌旁,崔朝正看着太平在写《望庐山瀑布》。

听到脚步声,原本就不太专心的太平抬起来道:“姨母,怎么只有我写,婉儿不写?”怎么姨母就带着婉儿玩去了,自己就被姨父看着写命题诗?

姜沃笑眯眯道:“谁说婉儿不写?”

“这不先给令月一段时间——那你们正好差不多一起写完。”

*

这一,姜沃并没有与书令史们一起登庐山。

只有她与崔朝两个,带了两个孩子,如最寻常的四之家一般游览庐山。

不过,据说他们非常四加一(初唐四杰加杜审言),也一起结伴走另一条路游庐山去了。

想必会有不少庐山诗作出来。

因还带了两个孩子,姜沃与崔朝也没有选什么新的道路,而是根据当地居民的推荐,选了一条最多游览的,铺着石阶的平缓上山路。

也不为攀登的多高,看多少绝风景,就是信步走一走。

太平与婉儿走在前。他们两跟在后面,还能时时看着孩子们。

姜沃就见明明是一条平缓的石阶路,愣是被太平走出了泰山挑山工的‘之’字行走法——家是为了省力,太平纯粹是力旺盛。

“你要累了就歇一歇。”崔朝还记得姜沃之前吐血后,似乎每一呼吸都很艰难的样子。

姜沃侧首而笑,回道:“无事,昨孙医都把过脉了,说我恢复如常,也没有什么病根,你也该放心了。”

确实是亲眼看到孙医扶脉,听孙医亲说出‘无碍’两字,崔朝才算放心。

他又想起已经默写完罪状的滕王,问道:“你预备在庐山再住几?”

姜沃颔首:“是。”

她伸出手,竖起三根手指,一个个数过去:“第一步,洪州刺史滕王告诸世家‘良为’‘私占永田’事。”

算是一个起点,让当地官府、世家、百姓皆知朝廷有巡按使至此,并且是真的要查‘田亩’和‘户籍’事。

“第二步,发‘告田令’。”充分发动民群众,甚至是世家内部矛盾的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