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35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王玉也是对着天后道:“臣之不可,并非是说‘检田括户’事不可。而是说,姜侯现下来行此事不可!”

天后抬眼:“王相细言之。”

王玉道:“天后必知部曲二字,起自于何?”

如今说起部曲,几乎与婢等同。《唐律》中就明确记载:部曲、婢,是为家仆,皆身系于主。*

但最开始的部曲,是指古代军队中,军有营,营有部,部有曲。

部曲原本就是指军队的一种建制!

王玉语调放的很慢:“世家豪门多蓄部曲,外只怕不知数目。”

为何朝代更迭,数百年过去了,多少王朝湮灭,许多世家却是屹立不倒?难道靠的只是世家名声和族中历代做官的才?

便是新的王朝会看重世家的才,那世之中,各种流寇贼匪,有的连字儿都不认识,纯纯土匪,想打劫之前,难道也会问一问这一家‘姓崔’还是姓‘王’?

自然不是。

说到底,世家是有武力值的!

那便是私部曲。

世时,部曲就不再是做活的婢,而是世家的私武装。不用往远里说,隋末之时,这些世家子弟,都曾见过家中长辈并率部曲,保据一方。

王玉行礼道:“天后,不知姜侯此去江南西道,带了多少?”

“姜侯为巡按使,持御赐尚方剑——若在江南西道受理些冤假疑案,甚至是彻查当地州府吏治,哪怕是把江南西道官员大换一遍,都无妨。”

“但若就以姜侯带的这点,要在当地动世家的隐田,即刻开始‘检田括户’……我只怕姜侯要‘病逝’于江南西道。”

殿内安静一片。

裴行俭想到了从方才起,天后就带着的为难疼之色。果然,是为了这件事本身。

看来被姜侯惊了一下的,不只是自己啊。

而且……裴行俭没忍住去觑了一眼刘仁轨的色。

刘相的脸色也变了。

在听过王玉的解释后,刘仁轨再次懊恼意识到,他再次因为脾气太急,怼太快而陷了尴尬。

裴行俭都忍不住在心里指指点点:看,急,让你急。

王玉也不理刘仁轨,而是继续对天后道:“故而,臣所言之‘不可’,是请天后即刻飞表密诏,令姜侯此时万不可自行,甚至不可于当地透露出‘检田括户’之意。”

“既然有滕王与当地百姓告举,姜侯不得不查……”

“不如就让当地世家以为,姜侯是要彻查‘良为’之事吧。”

此事不大不小,正好卡在世家能接受的底线。

虽说对当地世家来说,被巡按使查到家里也会觉得丢脸,舍出许多婢更是会心疼,但到底没有戳到世家的命根。想来他们也会安慰自己咽下这气:没关系,先哄着这位较真的巡按使走,此时放出去的婢,可以再买嘛!

王玉也进行了他的总结发言:“在此事筹定之前,在朝廷加派兵力到江南西道之前,臣以为此事不可!”

他话音落下,天后颔首。

“如王相所言,检田括户之事,至此唯四知晓。”

“此外,我欲往江南西道派一武将,统兵护卫巡按使,三位可有选举荐?”!

第22章 两相心平气和的第一次会谈

紫宸殿内。

听天后问起能至江南西道的武将,三位重臣心底都浮现出选。

不管理智思考的选是谁,但近来心力瘁的裴行俭还是试着开道:“回天后,臣……”

臣可以,臣真的可以。

王玉闻言和颜悦色回道:“守约有什么好选?”

裴行俭:?这打断的怎么如此恰到好处呢?

他再次挣扎开道:“王相,我是说我。”

王玉一改方才的恼火,恢复了如常态,风雅一笑。只是笑容里写满了‘胡闹’两个字。

然后转过去,甚至开始愿意主动问刘仁轨:“刘相正在整顿军伍,多知军中将士为,不知心中有什么合适选?”

裴行俭:……

刘仁轨颔首,他心中还真有选:其实要是年轻个二十岁,他就请命自己去了。

“此去之,最要紧是可靠,不与当地世家宦场牵扯;其次,也不能有勇无谋,叫诓骗了去;最后,也要通些农桑丁庶务——如王相所言,姜侯到底还病着,且姜侯离京之时只带了几个擅诗文的书令官吧,那么此去之,当通庶务。”

王玉也颔首。

同时报出了一个名:“黑齿常之。”

原百济将领,别说跟江南西道的世家,他跟大唐十道的世家都挨不着。且其为‘骁勇有谋略’,也不单是刘仁轨,甚至是李勣和苏定方两位盖章过的。

因他出自百济,刘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