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这种‘万邦来朝’的年节大事中去,更能看出其、举止与行事。
用二圣的话说:既然做了驸马,将来总要陪同安定公主至国朝各种祭祀大典、吉礼嘉礼等诸多隆重典仪之上,哪怕只是年节下宫廷宴饮呢,也是有无数皇亲国戚、朝臣勋贵的大场合。
“总得举止雅重、大方得体,不能给曜初丢脸吧。”
世事难两全——这时候皇帝又感叹起世家的好处来了,别的不说,在仪态举止上面,世家培养子弟还是很到位的。
所以当年王鸣珂不肯去主持皇后亲蚕礼,皇帝不得不从司农寺抓个官员代行的时候,才一眼挑中了风风雅雅的王玉,而不是兢兢业业育种,农业知识最丰富(但相貌也跟田间农户无限靠近)的吴正卿。
于是这一回,选驸马的流程之所以这么长,从年初拖到了年尾,其实并非一直在筛选,而是好几个月,都是培训期——
初选过后的少年郎们,就由礼部和太常寺专研行礼礼制的官员,再加上宫中派出去的专掌教习礼仪举止的姑姑们,开始专门教导皇室礼仪,待接物了。
用掌教姑姑们的话说,一开始不会也没关系,只要‘有灵加肯学’,就都能教好。
不是可塑之才的,就被刷掉了。
整个过程,不但帝后时不时垂问,叫进来细看。还有几位长公主也帮忙看着——没错,这回选驸马较特殊,皇帝还请了姊妹们帮着一起掌眼,想着大概公主更懂得想要什么样的驸马吧。
但皇帝此举,倒是把几位长公主的驸马,闹得紧紧张张的。
生怕皇帝挑着挑着婿,忽然看姐夫(妹夫)也不咋顺眼了,顺带手就给换了。
*
四方馆,顾名思义,待四夷使节之所。
此馆设在建国门外,建造的大气磅礴威严壮观,亭台楼阁飞檐相望。除了许多供给外邦使团居住的屋舍外,甚至还有跑马楼、斗台等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