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419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外’了。

就像宗亲觉得中宫掌权,作为异姓,会苛待他们这群李唐宗亲一样。

“其实,宗亲们也不是觉得中宫会践踏他们,而是……”

姜沃颔首:“而是觉得,天后站的比他们高,本身就是一种践踏。”

你一个嫁到李唐皇室的外,做事就好了,凭什么还要掌我们家的权柄?

“姜相,其实类似的抱怨,在许多宗亲的中,从来没有少过,只是从前没有这么露骨。”太子妃沉默寡言,从不去说别的是非,不代表她不长耳朵。

尤其是太子薨逝后,流言更有冒的趋势!

裴含平道:“就在太子薨逝没几天后,就有几个宫和宦官在私下议论道‘哪怕是太子病重,天后都不曾放下朝政’‘天后真是狠的下心’等话。”

“我也不知这几个宫是自己糊涂说,还是外什么别有用心的安排进东宫的——但我已经将都送去给太平公主处置了。并与公主商议了从掖庭请了几位宫正司的老过来,专门管着东宫里的舌。”

毕竟,这些子为太子治丧,东宫往的,万一这些闲话传出去,成了太子妃抱怨天后,可是要命。

裴含平是想躺平,可不是想躺着替背锅。

姜沃也知道这件事,故而此时毫不吝啬夸赞之意道:“所以含平,你看,你真的已经做的很好了。”

裴含平被夸的脸都红了,忙含糊着谦了几声是应该做的。

姜沃继续夸,哪怕是该做的事,但也不是谁都能把该做的事做好。

她这话俱是真心:其实太子妃这个位置,杀伤力巨大。

尤其是现在,太子年纪轻轻病逝了。若是裴含平是个糊涂,让来往东宫祭奠的有心宗室挑拨着,对摄政天后出些‘怀疑怨怼’之语,比如有的宗亲期盼东宫传出类似于“天后为了自己能够长久掌权,故意忽视东宫太子之病,盼着自己儿子去死”等话……

若这话真从东宫,尤其是一位名声甚佳的太子妃嘴里说出来,不但从声望上来说,对天后是一种巨大的伤害,从实质论,也会让皇帝和朝臣怀疑天后。

姜沃为了防范这件事,其实是早早代过帮着(其实几乎就是全包)太平掌宫务的婉儿。

绝不能在太子薨逝后,从东宫中传出对天后名声不利的话!哪怕不是太子妃所说,一个寻常宫宦官也不行!

姜沃虽说之前与裴含平接触寥寥,但也信得过裴含平不糊涂,不会说这种话。只是姜沃也清楚这孩子的社恐和躺平。

于是她特意安排婉儿去做这件事,就是做兜底的。

不过婉儿做的备案并没有用上。

到尾,这位沉默寡言的太子妃,没有让一点流言从东宫传出来。

不但之前管的住流言,现在骤然得了一个皇孙(储位竞争者)在手上,裴含平也没有动任何野心,除了争夺之外,也是够清醒,够有政治眼光。

她是能做好一个后宫之主的。

但姜沃看得出,裴含平做的很累并且很痛苦,那一切尘埃落定后,就让她去过点自己想过的子吧。

*

姜沃走到门,裴含平忽然再次叫住了她。

“姜相。”

姜沃驻足回

裴含平先是垂眸,接着才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般,抬眼望着姜沃道:“姜相,我想代薨逝的太子殿下,上一封奏疏。”

“殿下过世前曾对我说起过,他久病沉疴,难以为陛下分忧。多亏有天后摄政,否则这大唐社稷如何?故而帝后驾临东宫探病时,太子反而不安。殿下亦曾多次命我劝陛下多安养龙体,劝天后专注国事。”

“殿下弥留之际,也曾与我道:大唐基业最重,令我一定劝帝后止痛,叩请以国事为要。”

裴含平望着姜沃:“姜相,我想上这道奏疏。”

这些话……太子当然没说过,起码没对裴含平说过。他们做了几年夫妻,除了最后的那一次对话,两从没说过什么涉及朝政的刻话题。

但话说回来,只要她这个太子妃说太子说过,那就是说过!

如今,还有以后,谁还能比她更能代表东宫?

说来,裴含平原本是想明哲保身,直接退出局的。她也明白,现在这封奏疏一上,就是站了天后这边。以太子之名,请天后‘专注朝政’,认同了天后的摄政。

她如此擅作主张,父母会怪她吗?将来她会因为这道奏疏多些麻烦事吗?会被宗亲排挤和指摘吗?

或许吧。

但这是她想上的一封奏疏。做太子妃以来,除了年节贺表,她从没有上过一封奏疏。

这一次没有要求她,没有告诉她‘含平,你该这样做。’

但是她,想这样做,也将要这样做了。

姜沃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不由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