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48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但刘融想,两个当街且当着一众邻居哭出来可就太丢了了。

尤其是小藜是个孩子也就罢了,她可是个大了,还是抄报铺的副管事。

于是她连忙转了话题,指着车夫一趟趟搬运的东西玩笑道:“小藜,你这就是富贵还乡啊。”

邻居中便有笑着赞同的:“可不是嘛。”

刘融还在旁热心道:“杨嫂子,官学发的粮米,一向是多的,你们母俩吃不了可以去米行兑掉。官中的米,米行一向收的价就高,可别放成陈米倒不好了。”

杨母连连点,望着装粮米的麻制袋外面,有特殊官学的印纹——这是户部统一安排发放的标识。

在南市待久了,她自然是见过装官米的袋。但她真没想到,有一天能吃上儿挣来的官米。

许多邻居听闻,当即就道:“杨嫂子,别卖给米行了,直接卖给我们呗。我们出一样的价,还省了你运到米行了。”

虽说米行的米也不差,但总觉得沾着官学气的米更好。

车夫动作很快,最后才拎出两只已经扎过翅膀的活来。

“好肥的两只啊。”

这下,连刘融都怔了:抄报铺作为校报名点之一,她常要应答来咨询‘上阳宫校’的百姓,因此把上阳宫学校的各类补贴背的滚瓜烂熟。

但据她所知,校补贴也好,奖学金也好,可不发啊!

“这两只不是学校发的。”杨小藜对刘融笑道:“这是农学院周王发的。”

周王主动出钱,愿意给三校所有学院被评为‘优秀学生’的学子,都发两只上好的肥,也算是给他们农学院再做做‘广告’。

广告这个词也是有了报纸后才出现的:比如城建署,就曾高价请国子监的太学博士王勃,写了一篇文采妙的《玻璃镜赋》。

而周王这次不搞文字广告,直接搞实体广告。

来替周王发的宦官还不忘传达周王的意思:希望校的小娘子们,将来从校毕业后,可以多报农学院。

司农寺吴正卿甚为欣慰。

倒是医学院院长晋阳公主听闻后都惊了,这么早就开始抢生源了吗?

之后倒是还就此召集医学院的医们开了个会:那咱们也不能太落后啊。于是医学院在考试后,赶着制作了一批冬挂在身上可以驱寒的药包,去校挨个发放了一圈。

其余学院(尤其是没有什么实体福利可以发放的学院):……真是,不讲武德啊。

*

这两只肥,杨母没有卖给出价颇高的邻居们。

一向节俭的她,此番却决定,将这两只都留下她们母过年来吃。

这让邻居们甚为遗憾,比起之前南北市上出现过,又被官方打掉的‘假周王’,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周王啊。

上阳宫的马车离开前,车夫再次跟杨小藜确认了返校的时间,这才驾车而去。

看热闹的邻居们也就各自散去——只是许多并未直接回家,而是甚为动心跟着刘融回到抄报铺,问起明年上阳宫招生的事儿。

刘融含笑熟练地介绍起来。

*

终于小小的屋子里,只剩下母

杨母看着穿着校服的儿,未语先哽咽。

杨小藜也擦了下眼泪,这才笑道:“阿娘,这个年假,我教你认字吧!阿娘这么聪明,学的一定比我还快。”

杨母闻言,哽咽终是化作了眼泪落下来。

杨小藜去给母亲擦眼泪,然后取过一路上,她一直小心抱着的祝老师送的点心。

她打开匣子,给母亲看里面各式花朵一样的点心。

杨小藜挑了一块最漂亮看起来最好吃的点心,塞到以前总说‘不喜欢吃吃点心’,总在吃灰灰菜的母亲中。

她想起祝老师的话:“阿娘,今岁,咱们过个甜甜的年吧。”

**

腊月二十四

姜宅。

姜握对崔朝道:“去温泉宫,倒也不必带多少东西,就去几。”

毕竟除夕夜,皇城中还要大宴百官,大年初一早晨,圣皇帝还要受文武百官以及四夷酋长使团的拜贺新岁。

也就年前去玩几罢了。

正在商议中午吃什么,就有替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太平带了她从温泉宫附近林苑猎的兔子、黄羊等物来。

还格外贴心道:“一来年节下,请姨母姨父吃烤,二来,也是亲自来请姨母去温泉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