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相。”姜握双手之上,有两支不同的火器,她把其中一支递出去。
只是,并没有递给裴行俭,而是转手递给了库狄琚:“裴相现下还不会用此物,还是让我和库狄署令为你演示一下——”
“何为击。”!
第327章 教导仙鹤
大年初一,城建署。
裴行俭几乎是下意识屏息,等候着‘何为击’。
说是给裴相展示,其实姜握自己,每次看到火铳的构造,也是较为陌生的:因火铳与她后世在影视剧上常能看到的枪差异极大。
与其说是枪,倒是更像是一根金属管,当真只是现代枪、械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雏到除了‘管状’外,并没有很鲜明的枪的特征——
比如此时的火铳,根本没有扳机可以扣动,若要击,需点燃一根火线。并且需要自己装填的也不是子、弹,而是火药和铅丸。
姜握先带上防护用的手套,再按照记忆里训练过的一步步装填。
这让她想起,从前她来试的时候,都是跟陛下一起来的。
而与她相较,皇帝在各种击投掷类项目上,从来更有天赋。其实,从姜握十几l岁在掖庭玩投壶,到后来百官端午
粽大比(高宗早年),她的相关技能都可以算是圣皇帝手把手教的。
就是,没学到‘老师’那么好而已。
包括这火铳。
明明这图纸,还是姜握花重筹从系统里兑换出来,并且她作为中转站,是亲手细细画了给城建署相关研究员的。
按说她才是这世上最早,最了解火铳图纸构造,以及火铳动能转化原理的。
但实践果然跟理论不同——
圣皇帝一上手,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使用火铳击,等陛下开始练习
靶准
的时,姜握还处在装弹丸之时,常常顾得了火药就顾不上铅丸,一个不小心把‘子/弹’滚到地上去找不着的阶段……
只能说,好在不是战场。
而之后陛下有时候累了或者闷了,还会来击下解解压。
*
今既是给裴相演示,姜握也就放慢了速度,认真小心而完美地填装了一次火药和铅丸。
库狄琚亦然。
随着火光闪过,所有目光凝聚在对面的大张靶纸上。
而她们两不过演示一次‘火铳
击’,辛茂将并非武将暂时还只是惊了一下,裴行俭确是立刻就看了出来,火铳一项很大优势!
火铳对士兵体力的要求小,也可以说,训练难度低(不指枪手)。
需知弓箭手在军中一向是极珍贵的,不然军事学校不会考两门箭,马上
术和步
。
在没有火器的年代,弓箭手远程输出便是最强。
但相应的,一个好的弓箭手,对个素质要求也极高。
没有体力如何拉的开大弓?而就算有体力,却也不一定能成为弓箭手,不只需要训练,且是有天分的况下训练。
天分这种东西实在难说,甚至有的名将弓箭水平都不行!
都不用往远里找,譬如贞观一朝,凌烟阁上的将军之一侯君集——他就是尽皆知的“弓矢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没少被贞观其余名将笑过
箭水平。[]
说来,侯君集虽然箭不行,但并不代表他不勇武。
有的力气大,但就是未必能做一个好的弓箭手,甚至是拉不开重弓。
英国公李勣通医道,曾经用医道解释过这个问题:
做每个动作,所用到的、发力的肌
不同,拉弓不仅仅对臂力有要求,对背肌也有要求。
故而那种百官近距离粽子的游戏
箭也就罢了,
都能
两下,但那种真能上战场杀敌的弓箭手,实在是百里挑一。
裴行俭就很清楚,眼前两位就都是‘游戏箭’。
她们都是常年从事‘文官’,并未系统训练过挽弓术。都是平
里骑马没问题,参加下宫廷
比也够用。但哪怕出去游猎,她们都不太用弓箭,而是用一种机关小弩——不然平
不练,骤然用正经的大弓很容易拉伤,对肩背手腕,都可能造成伤害。
但火铳不一样。
裴行俭旁观了她们的击过程——
只需要把火药铅弹流装好,站在那里,
击就完了。可以说火铳对新手非常友好,学习的门槛低。
甚至不准也没关系,因为可以……
裴行俭正想到这里,就听姜握说出了他心中所想:“以如今的火铳水准,考虑‘准’,尤其是‘远距离
准’,还为时过早。若用在战场上,士兵当持火铳结队而行。”
也就是说,不打准战,主打一个火力覆盖,扫就完了。
其实史册上,历朝有火铳的军伍也不以单兵作战的枪手为主,也是士兵手持火铳成队而行,流上前密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