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56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稳不住’了:皇储不会是觉得她太费纸和铅笔了吧,确实每一回试验她都会记得特别详细,失败后还会有许多想法和分析。

并且,她还需要大量的纸用来绘蒸汽机运作原理,以及各种零件的图。

于是,她这里虽然手不多,但每月核算‘办公用品费’,她这里用量都很大。

陈稳在心底默默祈祷:不会的不会的,大司徒特意强调过蒸汽机的潜力,哪怕我屡试屡败,皇储应该也不是来缩减我研究费用的。

当时曜初的心思却是——

虽然这样想有点对不起陈研究员,但她真觉得,自己那种绷着的疲倦,似乎在这一页页失败的实验志中,得到了一定的安抚。

于是这几年,她时不时会来这里静静心。

后来,陈稳见到她也不怎么紧张了,两渐渐有了种特殊的‘君子之淡如水’似的友

因陈稳也不上朝,她就是单纯的研究员,她对皇储唯一的所求,就是两初次单独见面时她祈祷的那样……不要断掉她的经费。

在她发现皇储没有这个意思后,陈稳就安心了。

而且……如果硬要说的话,这几年她也不是没做出一个实用的研究——

汽锅

这还是姜握提出来的,其实她也不知汽锅跟蒸汽机的原理有多大关联,但看到蒸汽机咕嘟嘟,她忽然就想起了汽锅

于是蒸汽机专家陈稳,第一项实用的‘发明’,就上了餐桌。

故而曜初这两年过来,还时不时会吃个汽锅——自然是曜初提供的,如今都已经注册成了商标的周王

是昨就送了来,两也约好了时间。

陈稳此时边取过胰子洗手边道:“殿下更喜欢喝汤,所以今已经蒸炖了两个时辰了。”若为了吃,则要炖的时间短一点。

曜初点,忽然道:“姨母也更喜欢喝汤。”

她想起,此番姨母离开洛阳时,已然是发如霜雪。

陈稳也知大司徒府上白事,此时静默片刻后,盛了一盏汤轻轻搁在曜初跟前道:“殿下亦是失去至亲,监国之余也要保重自身。”

曜初端起了碗。

她会的。

当母亲和姨母回家,会看到有条不紊的朝廷,会看到好好的她。

迁绵,她已不再是让不放心的孩子了。

第377章 再糊一次纸窗

功元年,直到秋,帝相才自长安归于洛阳。

姜握这才见到已经考上经济学院的辛幼萍。

那一秋阳很好,透过玻璃窗洒下来,照亮了走进门的少的容颜。

玻璃窗。

姜握还记得,当年她刚兑换出《古代的奢侈品:玻璃的制造》的时候,小同学曾经赠送给她一个‘有趣的知识科普’——

现代建筑随处可见的板状、平整、透明整块的大玻璃,百分之九十都是浮法玻璃。

而新华夏是在97年,才突西方的技术封锁,研发了能够自给生产浮法玻璃的生产线。而且生产线能运作,需要大量燃料和电力的支持。

也就是说,能烧制出各种玻璃碗、玻璃杯等器皿,跟能用上玻璃窗,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姜握刚来的时候,是很不习惯古代的照明问题的。

尤其是当年她刚进太史局的时候——那时候她哪有‘私办公室’,更别说是如后来尚书、宰相时的私办公院落了。

只是在太史局的正堂内拥有一张办公桌。

还好太史局的官员少,大家除了一张桌子,还能有‘半私密空间’。

太史局的大堂被一扇扇屏风分成错落有致的一块块区域。

为了看得清公文,白屋内也得点着九枝灯台,每旬每都要各自去领蜡烛办公用。

又因屋宇高阔,大堂最处黑如夜色,哪怕点着灯也不好办公,只能设些柜子做存放文书之用。

所以姜握从那时候起,就喜欢靠窗的位置。

她自我安慰除了夏天晒点,冬天冷点,春秋季还是不错的(虽然北方的春秋天短的像是兔子的尾,嗖嗖就过去了)。

不过……她也有喜欢古代窗子的时候。

当年在掖庭,每逢年节下,她常与武姐姐一起,为窗户糊新的窗纸或是绫纱。

虽然她糊窗纸的水平,就如同她的红技巧一般,但她还是颇乐在其中。

后来,媚娘就专门安排她去给窗纸涂桐油(防雨水之用)去,到了糊窗户的细致活则自己来做。

居住的屋舍,窗子都是最简单的直棂窗,也就是一条条竖向的木杆排的像是栅栏一般,糊窗纸也简单。

那就是她们最开始的窗户。

而每回姜握从太史局回到掖庭,从窗看到武姐姐,都觉得木制的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