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嫔妃才对嘛,何况颖嫔不得宠,伊贵又是初来乍到,她俩身边的宫
都不怎么走动,指望谁来当耳报?
乾隆眼角抽了抽,“是朕高估了伊贵的能耐。”
也低估了眼前这个姑娘的忠心,没想到她竟能守如瓶。
好在不算坏事,至少他对郁宛的信任更多了。
乾隆道:“如今宫中遭逢大变,颖嫔跟伊贵必将有所警觉,她们自然晓得打听。”
虽然过程崎岖了些,好在目的达到了,就不知伊贵想起自己白白扣掉的半年份例,会否肝肠寸断?
郁宛正咬着筷子出呢,却听乾隆说道:“对了,朕不将巡幸木兰围场,你也收拾收拾准备同去罢。”
这个郁宛倒是不意外,历史上的乾隆便是极热闹享受之
,在位六十年出巡百余次,其中木兰围场更是年年都得去的。
而说到骑马狩猎,更是非蒙古嫔妃莫属。
不得不说,郁宛来的子可真巧,这才一月不到,马上就逮着出宫的机会了。
可喜悦刚过她便想起,“令妃娘娘快生了呢,陛下就不担心么?”
放在寻常家,这便是妥妥的渣男,老婆要生孩子了,他还有闲工夫游山玩水。
乾隆面露愠色,“朕是奉皇太后出巡。”
自然了,总得找个正当理由,没有比搬出老妈更合适的了——可钮祜禄老太太都六十多岁的了,难道还喜欢
箭打猎,想想都离谱。
郁宛兀自游,竟没注意到皇帝脸色越来越黑。
好容易醒悟,忙往他碗里夹了一块炖得烂熟的江珧柱,“自然,宫中有众太医和接生嬷嬷照料,想必是无碍的,到底令妃娘娘也不是一遭生产了。”
况且皇家排场大,准备出宫也得好几,兴许在那之前令妃已经生完了也说不定。
乾隆面色稍霁,可因为郁宛先前对他的编排,眉宇间始终笼罩着一层翳。
郁宛这时候也不敢随便话了,怕再触霉
,好半晌才搜肠刮肚地挤出句,“陛下颇擅长骑
么?”
看他身材高大,筋骨强壮,脱了衣裳还颇有肌,或许这方面也不差。
乾隆淡淡道:“无功无过,堪堪使得八石弓,不敢与圣祖皇帝相较。”
康熙爷据说力合十五石,或许其中有夸张的成分,可也足够让乾隆这个好孙儿自惭形秽了。
哪知郁宛听罢却露出崇拜的色,“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据她所知雍正爷才使得四石弓呢——她刚听说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尽管雍正帝是个励图治的好皇帝,可事实如此,体能上的孱弱或许是他毕生之痛,否则晚年也不会沉迷丹道。
不知怎的,乾隆听完这番心声非但不嫌她逾矩,反而意外地舒坦。
比不过皇玛法,至少比得过皇阿玛。
反正他不是三代里
最差的。
作者有话说:
注:皇玛法指爷爷,皇阿玛指老爹。
第2章 预言
皇帝这晚并未留宿永和宫。
许是对郁宛那些话仍有薄怒,又或许偶尔挑起了对令妃的歉疚之,用完膳后,乾隆便转道去了永寿宫——既要宽慰快临盆的令妃,顺便告诉她自己即将撇下她前往木兰围场的消息。
郁宛觉得乾隆爷真是个标标准准的男,集多
与无
于一体。
好在宫里也没几个真正他本
的,都是
他身份。
郁宛并不在意皇帝去哪儿,松快松快也好,虽说“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可那档子事有时候还真挺累的。
难怪历史上龙虎猛的乾隆爷到了六十多岁还能生出孩子,可谓老当益壮。
郁宛因为刚得了喜讯,兴奋得睡不着觉,脆拉着几个侍
清点准备出宫的衣裳,她这趟带了好几件骑装过来呢,有墨绿的、玄黑的,还有一件火红火红镶狐狸毛的——到冬天穿正合适。
春泥见那些骑装齐齐整整,半丝褶皱也没有,咋舌道:“原来小主早料到会陪万岁爷骑?特意新做了许多。”
郁宛摇,“什么呀,这些都是旧的。”
只不过她在家中也穿得不多而已,蒙古虽说靠骑
打天下,可她爹根敦自个儿就是
犯懒的,出游都得坐车,
到中年愈发富态,更是连马背都装不下了——还怕把那些良骏压折了呢。
上梁不正下梁歪,他自然没好意思督促儿用功,也因此郁宛虽然喜欢骑马,可骑术实在称不上
湛,以前都是由两个男仆在前
牵着缰绳,她则慢悠悠地绕帐篷转圈,跟鬼打墙似的。
春泥:……
看主子还挺高兴的,自己不得不提醒一二,“可是姑娘,颖嫔伊贵郭常在她们多半也会同行呢,您就不怕被比下去么?”
郁宛笑眯眯地道:“随便,我又不是去争宠的。”
她只是不耐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