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爷把章佳氏抬成皇考皇贵妃,地位与现在的德妃相同,两算是平起平坐了,而且章佳氏的棺木被搬
帝陵,这不是让德妃死后还要跟章佳氏住一块当邻居么,太恶心
了,四大爷够孝的。
想想后玄烨的地宫那个热闹劲儿,乐盈觉得自己吃不消,她还是努努力,争取活到乾小四时代吧,说不定还能单独混一个地宫住。
三哥很好,但她死后一点也不想去三哥的地宫凑热闹。
大行皇帝的百大祭过后,时间转眼来到了雍正元年二月,乐盈打算收拾东西过几
去静明园住了。
以前的和嫔瓜尔佳氏,即是现在的皇考和妃过来道:“姐姐,你带我一起去静明园吧。”
乐盈笑道:“你不说我也会带你一起去。”
瓜尔佳氏像小孩子一样欢呼跃雀,“太好了!”
先帝驾崩,他的嫔妃们都成了未亡,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尽管宁寿宫住了很多
,可这里闷得死气沉沉的,瓜尔佳氏一刻也不愿意多待。
乐盈也是同样的感觉。
她与瓜尔佳氏正说着话,宜贵妃又来了,现在大家住一个宫,开窗就能互相打个招呼,说话的声音稍大些,隔壁就能听到,宜贵妃住得也很不习惯,而且还很尴尬。
新帝登基,施恩母妃们,先帝的嫔妃都有尊封,唯有宜贵妃、惠妃、荣妃、良妃四除外。
宜贵妃在康熙朝风光了一辈子,到了雍正朝,子突然过得很没意思。
乐盈劝了她几句,“先帝遗诏,有子嫔妃中年长者可随其子出宫荣养,很快你就可以出宫了,在五阿哥府上当老祖宗,多舒服的事,想开些吧。”
第23章
巨大的落差感,岂是别一句话就能开解的?再者九阿哥被发往西海驻军,风声鹤唳,宜贵妃已经隐隐察觉到了新帝这是在先拿九阿哥开刀,她为这个儿子担忧。
发愁的事多,宜贵妃叹了
气,闷闷道:“还好有一个五阿哥,不然我——”
愿随先帝去了,后面的话她最终没有说出来。
乐盈只说了一句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宜贵妃想到永和宫那位本该是尊贵圣母皇太后的德妃,点点,“是啊!”
在世眼里,一介包衣宫
,在宫里几十载,得先帝宠信,儿子又当了皇帝,她应该是最有福气的,可是命运捉弄,亲生两子为了皇位相残,眼下十四阿哥被软禁在景陵,德妃现在的
子必不好过。
想想别的
子似乎比自己更难捱,宜贵妃的心
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
和妃这时候灵光乍现,道:“姐姐,我觉得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才对!”
扎心了!
这没心眼的瞎说什么大实话啊,乐盈与宜贵妃互相看了一眼,双双叹气。
真就如瓜尔佳氏所说,几家欢乐几家愁。
康熙朝风光无限的嫔妃到了雍正朝都落魄了,反而是那些不受宠,默默无闻的嫔妃们因着她们儿子的原因开始起势。
宜贵妃、惠妃、荣妃在新帝朝都混得不咋样,远不如先帝在的时候风光;就是乐盈自己也有这个感觉,她虽不落魄,但做雍正朝的仁惠皇太后总觉得没有做先帝的皇后畅快。
可能是她跟三哥有感,跟雍正更多只是挂名母子之间的权利关系吧。
相比她们几,成妃、定妃、密妃、勤妃凭着儿子,
子开始过得滋润起来。
成妃所出的七阿哥被新帝封为和硕淳亲王;定妃的十二阿哥被封为履郡王;密妃的次子十六阿哥被过继给无???子的庄亲王为嗣,承继了庄亲王的爵位;最厉害的还属勤妃的十七阿哥,这位越过几位兄长,直接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比上面的几位兄长更得新帝的喜。
屋里的气氛陡然变冷,瓜尔佳氏后知后觉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道歉,宜贵妃瞧了她一眼,“你只是说实话罢了,傻有傻福,你也是个命不错的。”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皇太后罩着,她的子必不会太差。
不过感叹归感叹,其实四大爷有时候做事味是很足的。
先帝留了遗旨,年长的嫔妃可随儿子出宫,他真就实打实照办,一点都不掺水分,不推不拖。
像宜贵妃、荣妃、成妃、定妃等已经定下五月出宫去各自儿子的府上荣养。
至于惠妃,没能像历史上一样去养子八阿哥府上养老,四大爷还没心大到宽待一个诬陷自己与母妃私通的。
乐盈觉得别与四大爷玩心眼,以诚待他,他应该也不难相处。
乐盈作为皇太后想去静明园小住,并不是说去马上就能就去。
首先得过皇帝这关。
雍正是个实心眼的,他倒不是阻止太后去静明园小住,只是担心是他侍奉不周的原因。
乐盈再三给他保证,绝对不是因为他侍奉的不好,而是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