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没想过赚这么多钱

关灯
护眼
我真没想过赚这么多钱 第1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往里看,除了一间小棚屋之外,里面还有一大块空地,空地上杂地堆放着各种烂。

这个位置,如果她没记错,未来有四条地铁线汇,是城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

叶昭对着这个地段都要垂涎三尺了,等她有钱,一定要来这一片买地建房。

“有吗?”

叫了几声,里面出来一个黑瘦老,估计就是梁婆,老态度极为不耐烦:“叫什么叫!卖什么?”

“铁、铝罐还有纸皮……”

“就这么点纸皮?”

梁婆打开蛇皮袋,看到里面的铁条,“嗬”了一声,“工地里偷的铁吧?”

小琴忙小声辩解着:“不是偷的,是捡来的。”

“一根根这么好的铁枝,去哪儿捡啊?”

“就是捡的,工地泥车里掉下来的碎铁,一群小孩去捡。我捡的少。”

叶昭拉了拉妹妹,“不就是一一尾的碎铁嘛?你收不收吗?”

梁婆打量着这姐妹两个,穿的都算是好衣服,长得细皮的,倒不像是穷苦家的孩子。

“2分钱一斤,上秤吧。”

“不是3分吗?”

“你们这铁来路不明,最多能给2分,不卖拿走。”

“不卖。”

“不卖赶紧走。”

总共也值不了几毛钱,叶昭嘴角一弯,“这些碎铁我不卖了,全送给你。”

“哎哟哟,小姑娘还挺有脾气。”梁婆以为叶昭生气了。

“我不是耍脾气,真的送给你,不过我想跟婆婆您打听个。”

梁婆再次看向叶昭,她确定这孩她不认识,眼警惕了几分,“你要打听谁?”

“我想跟您打听一个以前在这里下乡的知青。”叶昭听巧姨介绍,梁婆以前和她男是专门负责接待知青的,来这里的知青,按道理她都认识。

“你怎么找到我的?你要打听哪个?”

“金静之。”叶昭怕老想不起来,又详细解释,“‘金子’的‘金’,‘安静’的‘静’,‘之乎者也’的‘之’,金静之。”

说完才想起,老婆婆未必认识字。

梁婆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反问:“你是她什么?”

“我是她儿。”

梁婆有些疑惑地看向叶昭,有点不敢信心,“你是金静之的儿?这么大了?”

“是啊。”

叶昭指了指门挂着换麦芽糖的纸壳牌子,“我那点纸皮和易拉罐能换麦芽糖吗?”

“这么点东西,换不了多少。”梁婆进屋给她们敲了一小纸袋的麦芽糖,叶昭拈了一小块放嘴里,其他的都给妹妹,让她先回家去。

叶昭吃着麦芽糖,把话题扯回来:“我妈回城那年生的我。”

棚户门有一张旧木椅子,梁婆在椅子上坐下,端起搪瓷盅喝水,“你怎么会到我这儿打听你妈的事呢?有什么事你自己不能直接问她?”

“我没见过我妈,我是想来了解她的事。”叶昭拉了凳子,坐到梁婆一侧,看着乖顺可

梁婆瞥了眼放在门的蛇皮袋,两个蛇皮袋好几十斤的铁呢,她被小姑娘刚才那句“全送给你”搞得心痒痒的,不由耐着子问:“你妈妈出事了?”

“我不知道。我在这里出生的,我妈生下我就不见了。”

“你在这里出生?你哪一年出生的?”

“970年月。”

“不可能。小姑娘你骗我呀,你妈回城手续还是我男给她办的,70年夏天,几月份不记得了,当时她连对象都没有,更别说结婚了,怎么生的你?我就没见她大肚子,你不可能70年生的。”

叶昭被说懵了,“阿婆,您的意思是,970年我妈妈回城之前,一直单身,没有怀孕?”

“不可能怀孕,他们是甲组的嘛,70年,他们甲组几个知青还在千岁岛守岛,金静之和苏应民几乎每个月都要出来办货,每次办货都得来我们家盖章的,我不会记错。”梁婆指着自己的脑袋,“我记好,以前我爷就说我记好,放古代那是状元。”

难道原身不是70年出生的?金静之办了回城手续后在这里又呆了一年,才生下的叶昭?

面对叶昭的疑惑,梁婆摆手道:“你妈70年就回城了,当时她和另外一个从京市来的知青小郭是同时办的回城手续,办完手续之后在这里就待不住的,没米没粮怎么呆?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

其实对于原主出生的问题,叶昭之前就有疑惑,原主出生时户并没有落在这里,而是落在二伯家,后来因为计划生育,她户在二伯家影响二伯二伯娘追生男孩,叶定国才把她户迁到城来的。

所以关于她的出生年月,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作空间。

她爸她妈当年可能并没有领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