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接到御书房的主动召见,他们有事,只能主动求见,还总被心不在焉的敷衍。
虽然心中不解,众也只能将这一原因归咎于太子受伤一事,皇上膝下仅有这么一个独子,会特别关心在意,好像也是
之常
。
不过对群臣而言,伴随着太子康复现身,皇上的状态也随即恢复正常,着实是件好事。
毕竟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正宁帝总跟他们打太极拳,在许多事上都是一拖再拖,将吊得不上不下,实在很让
郁闷。
而正宁帝正在向何殊抱怨,“你看这个何文泽,被安排到在临海府任同知后,三天两的就知道上请安折,恨不得将每天吃多少饭,出几次恭都跟朕奏报一下,真是岂有此理。”
何殊皱眉,“这整天不
正事,怎么……哦,原来是宗室,看来他这是不满您给他安排的地方,向您诉苦,想要提醒你给他挪位置。”
听她这么一说,正宁帝才觉得恍然大悟,他将事想得简单,以为对方只是在表忠心。
“正经的事不会做,心眼倒是不少,他是想让朕给他换个富庶的地方,好方便他贪污受贿吗?”
虽然同知不是主政官员,但是作为一府主政官员的重要搭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职位,不是一个包能坐的。
何殊不可能事事都亲历而为,所以对于这位何文泽的任命,她并不清楚。
“将他调回来,给他安排个负责修房子或是看庄子的少,既全了父皇对宗室的义,也能让
知道不
正事的,就配呆在什么位置,当然,前提是要先让
查查,看他有没有行作
犯科之事。”
按说像这种一心钻营着想要离开的,应该顾不上犯错才对,不过何殊现在已经习惯,不总以己之心度
,毕竟这上葩实在太多。
说完这件事,内侍前来稟报,说是罗御史已到。
听到提及这位罗御史,正宁帝就忍不住皱眉。
因为对方近一个月,一直緾着正宁帝,想让皇上批准自己的奏议,为提高出生率,让民间投
空门的尼姑还俗,由官方出面强令年满二十岁的
子嫁
。
作位一位老父亲,正宁帝自己膝下就有一位将要年满二十周岁,还毫无嫁之意的
儿,通过四
儿的亲事,他已得出一个血泪教训,那就是宁愿
儿不嫁
,也不能所嫁非
。
所以正宁帝本身就不认可这奏折中的内容,又怎么可能会批准,可是对于这件事,竟然还有不少大臣表示支持,他才一直搁置不议。
何殊看过这份奏折后,十分火大,所以立刻派召来那罗御史。
这位罗御史的年龄其实还不算太大,也就而立之年,何殊不动声色的问道。
“不知罗大为何会提出这么两项奏议?”
以为是自己的奏议得到太子的支持和重视,才会得到召见,罗御史心中暗自高兴,态度恭敬的回道。
“回稟太子殿下,这是臣亲自走访多地,发现民间男失衡现象严重,有许多大龄男子已过适婚之龄,仍娶不到妻子,由此滋生许多作
犯科之事后,想出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