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关灯
护眼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10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他们谁都不便大张旗鼓的出宫,亲自为其办亲事。

正宁帝却不赞成地回道,“就算我们先不去追问这件事,但是该准备的,还是要尽早准备,早做打算为好,他又不像你三皇姐,成亲的事可以直接给礼部负责办,我们私下准备,不让他知道,不就行了。”

见其态度坚定,何殊不忍打消他的好兴致,只能随他,毕竟她爹自己没有儿子,如今能有机会为侄子心娶亲的事,可谓是件有些新的经历。

见他们两已成意见,皇后才在一旁道。

“昌逸那孩子,不仅小的时候长得好,这长大了也特别出色,今天问起他的夫挺多,有意和他搭话的小姑娘也多,但是据说他只和一位姓孟的官走得较近。”

孟姓官?不仅何殊,连正宁帝都有些印象。

“莫非是那凌山书院孟山长的儿?朕好像听你提起过她,是个工作能力很不错,做事很用心地好姑娘。”

何殊想到的也是孟青竹。

“若确定是姓孟的官,应该就是她,官中只有她姓孟,是位对仕途有追求,做事很有想法的孩。”

“既然你们爷俩对那姑娘的评价都挺高,那肯定错不了,这桩姻缘若能成,肯定是良缘佳配,瑞王嫂也是位很有能力,格疏朗的子,肯定不会介意儿媳是位官,就是不知道那姑娘家里的况如何,咱们不图家门第,但也不能太拖后腿。”

正宁帝对这件事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据朕所知,那孟山长好像就这一个独生,而且是他们夫妻老来得,家中丁单薄,不存在拖后腿的可能。”

不仅不会拖后腿,孟山长是位名扬大安内外,桃李满天下的大儒,虽然身上只有朝廷加封的虚职,但在文,以及许多官员中的影响力,绝对不小。

只是孟山长本十分惜名声,对权势没有兴趣,只专心做教书育的事,从未试图仗着自己的影响力涉朝政,也不像宋太师之流,抓住机会就想拉派,扩充自身势力。

何殊对孟山长的印象也很不错,那么一位成亲多年没有孩子,直到老来得,也始终没想过要纳妾的男子,在这个时代,实属难得与罕见,值得她的敬重。

“嗯,昌逸堂兄与那孟书令若能成就姻缘,的确是件好事。”

不过到底能不能成,他们一家说了终究不算,还是要看家两自己。

因宫中举办的这场‘相亲会’,接下来的时间里,京中气氛仿佛都随之有些改变。

当正宁帝拒绝耗巨资修建皇陵,还在公开邸报上直接说出若要耗资百万银两,他觉得自己‘死不起’的话被公开后,迅速在民间引起巨大反响。

因为在厚葬这一习俗下,有许多都有类似感触,只是他们不敢将这种话轻易诉诸于

如今皇上在面对大臣奏请修皇陵时,竟然直接发现这番感慨,还坦地将之公诸于众,让大感震惊与意外的同时,也随之生出共鸣。

‘死不起’‘厚葬不起’的话题,也不再是羞于出的忌讳。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这一期的公开邸报上,还公开了朝廷计划要为各军共计拨发的军费,在大安全境修路、修筑与维护各地水利工程的费用等,每一项投都是巨资。

谁都看得出来,只要宫中不为这些朝廷花费拨款,皇上完全有的是钱给自己修座豪华大墓,甚至不必动用国库税收。

可是皇上舍得将钱花在大安的各项建设上面,却不舍得花钱为自己修座好墓,这种一心为民的心态与作风,让无数百姓都为之受感动。

这些共鸣与感动汇聚到一起,就是百姓们对正宁帝异常尊崇的民心。

沈卓在看到最新一期的邸报时,也大吃一惊,他也早觉得大安盛行的厚葬之风,让许多百姓不堪重负,有必要改善。

可是厚葬之风盛行的基础,除了蕴含着们对自己来世的美好未来的期盼,还有子孙后辈对长辈们的孝心。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