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持朝廷的运转,他一边重用先帝留下的重臣,一边十分宠信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内侍汪林,扶持他制衡那些朝臣。01bz.cc
另一边,他不仅重用娶了他母族表妹为妻,算是向他投诚的康王与他母族赵家,还重用皇后的母族,也就是太子的母族。
几方势力虽然争权夺势不断,倒也勉强将大安撑了起来,就是苦了那些相继遭遇各种天灾祸的大安百姓。
旱灾、蝗灾、洪水、瘟疫、战,可谓是
番上阵,接连不断,导致大批百姓惨死,侥幸在那些灾难中活下来的百姓也民不聊生。
若非正宁帝一直紧握手中的兵权,可以镇压不时出现的一些民间起义与动,皇帝宝座可能早已换
坐。
但在男主去那个偏僻县城就职不久,正宁帝就因病不治而亡,太子匆匆继位成为新帝。
而正宁帝之所以会病成那番模样,正因他在患疾后,有
奉上据说可以用来治
疾的‘药’,用断肠
的种子制作的‘药’。
那药固然能在正宁帝疾发作时,帮他缓解一下
痛,但也让他从此依赖上那‘药’,
疾犯得越来越频繁,用药量也越来越大。
这才有了何殊在梦中见到的那幅瘦得完全脱相的病容,与她熟悉的正宁帝完全判若两。
第一百五十章
在正宁帝因身体原因无法上朝后, 年幼的太子奉命监国,皇后带着她一起上朝,充当吉祥物,除了有需要的时候, 基本不具备什么话语权。
再加上两本就对朝政一无所知, 就算到了需要他们表态的时候, 也只能选择听信他们觉得关系更亲近,应当更可信的
的话,丝毫不具备自己的判断力。
梦中, 或者说是书中的‘她’,也就是太子, 没有因为小小年龄就上朝听政的经历, 被历练出经验与能力,还因此而变得愈发懦弱无能。
儿身的真相是她的心病,给她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她虽是至少明面上过得很风光的太子, 也过得十分小心与辛苦, 长得十分瘦小,仿佛是因先天不足而生得病弱。
这样一位对任何都不到不威胁的太子, 在登基继位后,皇位还没坐热,就毫无预兆的突然
毙而亡,死得不明不白。
随后就是京中杀得血流成河, 康王用其娘家蒋氏一族的命,
迫已经成为太后的皇后写下让他继位的懿旨, 顺利登基继位。
却因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 没能接掌暗卫, 还受到部分禁卫军的抵制,京中大半王公大臣也不承认他,还对外宣称是他为夺位而害死新帝。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安境内各地,有多个势力率领百姓起义,还有多支官方的驻军打着清君侧,为新帝复仇的名义起事,纷纷占地为王。
正宁帝还活着的时候,至少还能竭尽全力地维持住大安表面上的大局。
到了正宁帝与新帝相继驾崩之际,大安算是走到了穷途末路,数十支武装彼此战,不时会有老势力消失,也会不时地出现新势力。
整个大安百姓算是彻底陷水
火热之中,之前遇上各种灾难时,只要能侥幸逃得生命,还能拼命前往相对较为安全的地方,求得一线生机。
在这种处处都起义军,朝廷名存实亡,根本没有能力控制局面的大环境中,底层老百姓可以说是过着生不如死,求告无门,求生无路的绝境。
当县令的沈卓所治理的那座小县城,倒成了这世中的一方净土,吸引到闻讯赶来的大批百姓前来投靠。
他顶住来自上官的层层压力,坚持要与民休养生息,鼓励农耕,重用辖区内有能力的,整顿治安,处理各种纷争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无偏私。01bz.cc
成功取得治下百姓的信服与敬重,听到那些逃难而来的,讲起外面那种
间炼狱般的惨境,都非常庆幸自家在
世真正到来前,能够迎来一位愿意庇护他们这些百姓的父母官。
只是事实证明,他们庆幸得有些早,沈卓毕竟只是一介县令,权力有限。
上官见他不仅调遣,到了秋收之际,执意不肯给治下百姓增加赋税,不仅打算治他的罪、要他的命,还直接送来一位新县令。
好在紧要关,被柳平带着衙吏与百姓们救下,在手下官吏与周围百姓群
激愤的鼓动下,沈卓也明白自己已经走投无路的事实。
他有心护着治下百姓偏居一隅,盼着世早点结束,期待新朝建立的那一天。
可是差点被府城派来的兵勇当场杀掉的经历,让他明白,他的想法实属天真,只要他还要受制于旁,就注定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而他若不幸死去,这座在他费尽心力才打理得井然有序的县城,依旧会被卷战
。
县城治下的这些百姓,也会在这世中沦落到朝不保夕的境地,所以他当场选择答应柳平等
的请求。
通过那些只是简单提到过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