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府一年有余,沈卓只在这二成亲时,为表示自己这个娘家兄弟对这门亲事的重视,他才请假匆匆回来过数
,等到新
回门后,又匆匆赶回文山府。
虽然他祖父与祖母开明,对他去文山府任职一事十分支持,可他对于自己不能在二老身边侍奉一事,难免会感到羞愧与遗憾。
只是他祖父一再强调,若无朝廷的大恩大德,他恐怕早已命丧黄泉,看到孙子能为朝廷效力,远比将孙子留在身边侍候,让他更觉欣慰。
沈卓心中的愧疚才稍减,不过也让他对帮忙照顾祖父母的表姐夫妻,以及这对义姐夫妻,都充满感激。
“卓弟说这话,就有些见外了,且不说爷现在是我的亲
长辈,他们之前对相公也多有照顾,我们做的那些,都只是应有之义而已。”
左书意连连点,“是啊,都是应该的,你不在家的时候,爷
他们也很照顾我和表哥。”
“好了,先不说这些客气话了,没想到这孩子都没怎么跟卓弟相处过,竟然也愿意让卓弟抱出来。”
沈卓笑着解释道,“她也是因为听到外面有在议论自行车,就闹着也要出来,她爹正在忙着帮她制作木
车,我就抱她出来看看热闹。”
自打听到何昌逸夫妻讲起骑自行车的经历后,这个不满两岁的小姑娘就对车子产生浓厚兴趣,她爹便试图根据何昌逸的形容,努力给儿制作一辆小木
车。
左书意也知道表姐夫这段时间以来,下值后就忙着给儿做木
车的事。
“今天这机会难得,表姐夫怎么没有出来看看?也许让他亲眼到看到这真正的自行车,会对他的木车有帮助。”
提起这件事,沈卓也不知该以什么言语来形容他表姐夫的一片之心。
“因为他已经放弃制作自行车状的木车,而是打算制作一辆三个
子的木
车,表姐夫说,三个
子的比较平稳,两个
子的容易倒,容易碰伤他
儿。”
第一百五十二章
虽然左书意他们搬离原来的那座小院, 新家也在秀林坊,与原来的住处离得很近,按照习俗,这大年初一的也不方便邀请彼此去自家。
这也是沈卓回来后, 不便即时通知对方的原因, 若非这次正好遇上, 得到左书意在大年初二的时候陪妻子回娘家拜年,才会知道他已回来的消息。
所以双方在路上聊了一会儿,沈卓便抱回侄, 各回各家。
回去的路上,看出妻子因为听到沈卓提起, 他表姨前天去逛庙会时, 正好遇到她母亲,便拉着对方回沈家,将她为母亲准备的钱物拿给对方后,绪一直有些低落。
左书意便有意活跃一下气氛, 身体站身, 偏伸着双手做出扶着自行车车把的架势。
“你看,那些大们, 都是这么扶车把的吧?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才行,争取能够多立功,也能有机会被赏一辆自行车,到时候, 我就能在下值后,骑车去接你下值了。”
丈夫描述的那种场景, 让沈素月的心中一暖, 嘴上却嗔怪道。
“我们都还年轻, 不急,你也不能太拼,能在一年的时间内连升两阶,已经十分辛苦了,身体要紧,再说了,看得出来,上边赏自行车,也是有考量的,你们寺卿大是三品,就能受赏,我们中书令大
是二品,却没能得赏。”
听到妻子的话,左书意若有所思地点道。
“你说得对,好像还真是这样呢,也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条件,我可太喜欢那自行车了,还是表哥表嫂走运,竟然早早地就有机会亲自上手试骑过。”
沈素月笑着打趣道,“是啊,连表哥这个圣上的亲侄子,都不知道该往哪方面努力,才能有机会被赏自行车,我们更加急不得,踏实做事才是分内之责。”
见妻子心好转,左书意才暗自放心,表面上却露出不服气的样子。
“我们大理寺跟门下省不一样,容易显功劳,说不定我会比表哥更先得到自车的赏赐,郭寺卿的官阶低,却能得到自行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也说不定是郭寺卿出行时,总习惯骑马的事,被上面知道了,才会特意赏他一辆自行车,毕竟表哥他们不是说了,那自行车骑起来跑得很快,还很便捷。”
便捷到一抬脚就能随时骑走,一合上车扎,就能迅速停下,不像马,还得按时喂水喂饲料,没有拴好,说不定还会自己跑掉。
对于郭寺卿,沈素月比对自家上官还要更加敬重。
听说左家去沈家下聘的那天,在沈家所发生的事后,沈素月当时后怕不已。
她心里清楚,若非丈夫的这位顶上官是个做事特别
脆利落,在宫中也很有面子的大
物,难得的是他还愿意为她丈夫这个小官出
,她的
生将会面对怎样的结局,还真难料。
“我还是更希望大是因功获赏,这样才算是给我们这些下官事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