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是淮安府?还是今年新近中举的举
?阿福可有来京城读书的想法?”老太太看看黄夫子笑着问钱有福。
虽然很多时候, 黄夫子做事都让老太太很疼。可
年纪大了,总是希望子孙都能在身边的。如果钱有福能来京城念书,说不定老二会回京也不一定。
钱有福摇, 这事他之前刚跟他哥沟通过,至少在下次会试前, 他都会在府学待着。当然, 这个前提条件是师父在府学,难道师父有回京的想法?钱有福心下一动,疑惑的转
看了眼黄夫子。
黄夫子隐晦的摇了摇。
注意到黄夫子跟钱有福的动作, 意识到自己老二压根不想回来,老太太心下叹了气, 只能略过这个话题,说起别的, 然后在黄夫子露出明显疲倦态后把
放回黄夫子的院子休息。
“你觉得那孩子如何?”
等钱有福跟着黄夫子离开,二姑娘、三姑娘她们也都回去了, 老太太扶着身边老嬷嬷的手,一边往里走, 一边问道。
老嬷嬷笑着道, “老觉得是个挺好的孩子。”十五岁的举
,看着斯斯文文的,长的也俊, 不说家世,就算满京城也没几个比得上二老爷收的这小徒弟的。
老太太点,“确实是个好孩子。”这一点老太太不否认。可是, “你说这孩子怎么就不愿意来京城念书呢?京城多好啊……”
原来老太太心里计较的是这个?老嬷嬷心里思量了一下, 笑着开,“老
知道老太太是想借着钱小公子进京念书让二老爷回京, 可老
瞧着,二老爷像是在外面还没待够呢。”
与其这个时候跟二老爷说这个惹二老爷反感,不若再等等。“钱小公子如今已经是举,三年后总要来京城考科举的。等钱小公子中了进士,老太太想办法把
留在京城做官,二老爷
徒心切,说不定……”就留下了呢。
“也是啊,真是老糊涂了,我竟然没想到这一点。”
这么一想,老二收这么个小徒弟好像还是好事,不然她还真不知道老二要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呆多久。
想通这一点,老太太心大好,立马转
吩咐老嬷嬷,让老嬷嬷去给钱有福送赏,“他这次进京,不是要去秦府提亲吗?正好前些
子宫里不是送了几匹蜀锦过来吗?你去挑两匹给那孩子送过去,就说是我这个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蜀锦?”老嬷嬷愣了下,迟疑道,“送蜀锦是不是太贵重了?”那东西难得,每年宫里送过来的也就几匹而已,侯府的几位夫小姐有时候为了一匹都能抢的打起来。
今年的蜀锦送过来,不知道多少打那蜀锦的主意呢。就这么送出去两匹,恐怕府里许多
都要不高兴。
老太太可不管其他高兴不高兴,她自己的东西想送给谁就送给谁。
是以,两匹蜀锦,当天就送到了黄夫子的松鹤院(黄夫子在秦阳侯府的院子也叫松鹤院)。
“师父,老太太给的这东西是不是太贵重了?”钱有福虽然见识不多,却也知道这个时代蜀锦乃是贡品,很难得。
黄夫子看了那两匹蜀锦一眼点,“确实挺难得的。不过在老太太那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作为长公主,当今的嫡亲姑姑,老太太手里的好东西多着呢,“给你,就收着吧。这料子颜色鲜
瞧着小姑娘穿刚好,等明天你跟秦家那丫
亲事定下,正好送去给秦家那丫
做衣服穿。”
“这亲事还没定呢”钱有福有几分赧然的挠挠后脑勺。半晌又有些紧张的凑到黄夫子跟前小声道,“师父,你说秦家那边会不会看不上我?”
“不会。”他们这样的家,说话做事各方面都是有讲究的,如果不是真心满意钱有福这个
婿,秦家不会同意这门亲事。